自成一派|平衡发展北都 建多元化都会

2023-05-26 00:00

特区政府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用意是通过将香港北部发展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都会区,为香港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北都占地达300平方公里,我对北都的蓝图满怀寄望。城市规划是一项立体、多维、复杂的巨大系统。「北部都会区」若发展得宜,有望一下子解决香港当前面临的诸多困境,比如土地房屋问题、青年就业、融入大湾区等等。

要令新界北成功发展成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除了开拓住宅用地外,更需要完善的基建配套,让市民在区内工作、消费,并加入文娱康体及展览场地设施,为「北都」居民打造可满足衣食住行的优质生活圈。

要作为宜居城市,市民必须拥有喘息的休闲空间。新界北有大片土地保留了自然环境风貌,政府应该致力取得平衡,采用城市与大自然结合的方式进行规划,为新市区创造绿色空间。

纵观全球各大国际都会,纽约曼哈顿有340公顷的中央公园、伦敦有海德公园、雪梨有百年公园,连台湾也有大安森林公园。这些绿洲是城市之肺,让市民有地方休憩、放松,在设计得当的前提下可以重新构建城市的文化、历史、休闲,成为城市的标志。

环境及生态局去年透露,有意在「北部都会区」打造分层级的湿地保育区,中央地带纯自然保育,依次向外围发展养殖业、商业性鱼塘和生态旅游。
粉岭高球场可当港「中央公园」

这个构想正带有「中央公园」的影子。其实要构建香港人的「中央公园」,毋须由零做起,舍易取难。

香港虽是弹丸之地,但咫尺之外都拥有丰富且珍贵的生物多样性,例如粉岭高尔夫球场有逾百种树木,有不少是稀有及受保护品种,除了罕见的古树外更是各类动物的栖息地。

保育与发展非对立关系,有些特色地点经发掘、宣传后更可带来经济增值。香港作为一个中西文化荟萃的国际都会,一直成功地以丰富多元的人文生活、优美的自然景观及热闹的国际社群吸引外籍人士寓居香港。

体育及康乐设施是城市规划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运动项目也应多元化以配合不同社会人士之需要。

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我期望政府能从这点出发,审慎考虑北都的规划发展,平衡土地发展、环境保育及体育发展的需要。
林健锋
经民联副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