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桥新发展区 加大住宅群

2023-05-10 00:00

政府就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向城规会申请放宽发展密度,以提供26862伙公私营住宅。
政府就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向城规会申请放宽发展密度,以提供26862伙公私营住宅。

(星岛日报报道)政府正加大力度发展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并透过增加地积比率及高限以增加房屋供应,最新土木工程拓展署西拓展处就该区11幅公私营住宅地,向城规会申请放宽发展密度,未来可提供26862伙公私营住宅单位,当中24267伙公营房屋单位,即占整个项目约90%,私宅单位则提供约2595伙,预期区内发展将变天。
据城规会文件显示,项目位于元朗丈量约份第124约等多个地段和毗连政府土地,地皮分布于区内不同位置。目前属「住宅(甲类)2」、「住宅(甲类)3」及显示为「道路」的地方地带,申请拟议略为放宽地积比率及建筑物高度限制,以作公私营房屋发展及社会福利设施等。
高限增至135-175米

文件显示,上述11幅公私营住宅地,包括9幅公营及2幅私营房屋用地,建筑物高限方面,4幅公营及1幅私营地,由主水平基准以上120至160米提高至135至175米,增加约12.5%及9.375%;地积比方面,9幅公营地,地积比限制由5.5或6倍划一提高至6.8倍,增幅约23.6%及13.3%;2幅私营地则由6倍提高至6.5倍,增幅约8.3%。

上述9幅公营房屋用地,地盘面积约200.9万方尺,包括政府土地约26.5万方尺,而私营房屋用地则有2幅,地盘面积约30.26万方尺,包括政府土地约6975方尺。整个项目兴建51幢楼高35至51层的楼宇,以提供26862伙公私营住宅单位,当中公营房屋可建总楼面约1306万方尺,另有60.28万方尺非住宅楼面;私营房屋可建总楼面约181.57万方尺,另有15.13万方尺非住宅楼面。另有4918个车位。

同时,亦会在公营房屋发展的非住用平台内作拟议商店及服务行业、食肆、学校、办公室、教育机构、可循环再造物料回收中心和训练中心用途。

该署指,预计为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第二期额外增加约5210个房屋单位,包括4970伙公营房屋、240伙私营房屋,并额外容纳7130人口,而主要人口迁入为2030/31年。并认为是次方案可应对全港房屋供应不足问题,且弥补社福设施不足的政策,发展切合新发展区规划。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