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署侦缉犬助海关严打走私生肉

2023-04-28 00:00

海关和食环署紧密合作,安排食安中心的检疫侦缉犬协助前綫人员工作。
海关和食环署紧密合作,安排食安中心的检疫侦缉犬协助前綫人员工作。

(星岛日报报道)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后,部分港人热衷北上买餸,也有商家「反向代购」,将生鲜肉菜送交香港客人。香港海关指非法进口及走私受规管食物案件有上升趋势,首3个月数字已接近去年全年总和。五一黄金周将至,海关与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提醒市民和旅客,入境时携带没有衞生证明书的生野味、肉类、家禽及蛋类即属违法,需负刑事责任。
香港海关陆路边境口岸科总指挥官赖子荣表示,通关后非法进口及走私受规管食物案件数字明显上升。疫情期间,每年非法进口受规管食物及大型走私受规管食物案件数目为197至245宗之间,但本年度截至3月已录得189宗,接近疫情期间全年数字总和。189宗案件中,有3件为大型走私案,涉及377公斤、价值3.8万元的货物。同类型案件于疫情期间每年只有3至9宗,可见案件大幅增多。
首季录189宗  禽蛋占货品6成

检获的食物中,家禽蛋类占逾6成,未经煮熟肉类占近四成。赖子荣指,因非法进口食物而被拘捕的人士中,七成半为香港市民,他们在携带受规管食物时大多没有刻意隐藏,只是随意放在行李内,反映市民对非法进口受规管食物意识薄弱,不清楚不能将受规管食物带入香港。

由旅客携带入境的受规管食物通常用胶袋包裹,置放旅行袋或手提行李箱内;以货车走私的食物则多数经菜车偷运,将受规管食物放于发泡胶箱内,以蔬菜掩盖。两个途径的衞生情况均极为恶劣,亦没有将食物冷藏。

食物安全中心首席医生(风险管理) 周楚耀表示,走私及非法进口食物被置于衞生欠佳的环境或不适当的储存温度中,极有可能滋生微生物,加上来历不明,没有接受监测,可能带有病原体,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等症状,威胁公众健康。
定罪可判罚5万及囚半年

海关和食环署会紧密合作,积极执行管制措施,包括安排食安中心的检疫侦缉犬协助前綫人员工作。五一黄金周将至,赖子荣呼吁旅客及香港市民,千万不要在内地或海外携带受规管食物来港,不但会影响香港公众衞生,亦要负上刑责,一经定罪,可被罚款5万元及监禁6个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