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市民国家意识 应对内外国安风险

2023-04-15 00:00

今天是《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第三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疫后复常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来港考察和出席教育日活动开幕礼,反映中央对国安教育工作重视,亦有鞭策特区政府做好国安教育,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国家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国家安全风险。
乱港势力蛰伏伺机「软对抗」

《香港国安法》实施近三年,社会回复稳定,当局亦在全港校园推动落实国家安全教育,市民的国家意识正不断提升,警方为《国安法》设立的举报热綫,累计收到逾40万条举报讯息,协助警方拘捕250名疑犯,成功粉碎一些乱港人士的图谋。

不过,早前九龙城复办疫后首个泼水节活动,有个别人士混在人群中,针对在场警员和个别传媒射水,并在网上贴上挑衅和侮辱性字句,反映一些乱港人士之前只是暂时偃旗息鼓,伺机待发,尝试在綫上或綫下从事煽动行为的「软对抗」。

事件敲响警号,乱港势力只是蛰伏在暗处,伺机而动,再加上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势力,不断透过媒体就本港国安案件大做文章,来抹黑香港,而一些流亡西方的乱港分子则继续做帮凶,在网上向本港市民散播不实言论,令本港的国家安全风险仍未完全消除。

疫后本港正聚焦谷经济,要经济快速复苏,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有效防范国家安全风险,不但靠《国安法》的切实执行,更重要是须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国家意识,关键是让国安教育全方位深入校园和社区,让乱港势力难以再灌输歪曲不实的观念。

当前全港校园均设立国安教育课程,推动国安教育,不但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着重培养学生将爱国情怀、民族身分认同视为核心价值观,才能提升对国家和民族责任感和荣誉感,愿意为捍衞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出力。

教育局让高中生必须参与至少一次内地考察活动,让其亲身体验内地风土人情、了解国情和国家发展,以便掌握国家最真实一面,以免被西方媒体不实报道误导。这种交流活动应进一步推广至初中和小学,透过举办主题游学团,让新一代从小对中国风光、人文历史、文化传承等主题进行不同深度的探讨,从而培育国家意识。
加强国安教育宣传澄误纠偏

至于在校高中生和应届大学毕业生,不少人未曾踏足内地,对内地的认识主要源自西方媒体或同侪间道听途说,以致对内地有错误认知。

当局应与本地和内地企业加大合作,每年向本港毕业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职位,让其亲身体验内地工作机遇、真实生活环境惬意,纠正之前对内地的偏颇认知和误解,更在某程度上解决部分港青就业问题。

此外,当局更应经常到各社区举办与《国安法》相关的工作坊、讲座、常识问答比赛,既可加强与市民交流,亦可亲身解答市民关心的问题,尤其23条立法,不少市民仍有疑虑,担心立法后人权自由受到损害,因此官员更应深入社区,向市民加强解说,23条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关乎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更要对西方不实报道进行澄清,在立法过程时更要在国家安全和人权自由之间取得平衡,从而让相关立法工作变得事半功倍。

《国安法》令香港由乱到治,现在走向由治及兴的关键阶段,面对潜藏伺机而动的「软对抗」力量及外部势力干预的挑战,港府除了时刻警惕国安风险,在国安教育宣传更须全方位时刻深耕细作,务求提升港人的国家意识和归属感,令乱港势力图谋无法得逞。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