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结伴」计画助少数族裔社会共融

2023-01-15 00:00

疫情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叫外卖也成了我们的生活日常。这些外卖平台的送餐员,不少都是南亚裔的香港朋友,同样生活在这个「香港地」,但似乎我们对这一班朋友认识不深。

关于种族共融的问题,社会讨论经年,但一直苦无对策,究竟问题出在哪里?MWYO青年办公室(下称:MWYO)最近发表了《从少数族裔香港青年身分认同看共融》研究报告(下称:研究报告),旨在探讨香港弱势少数族裔青年身分认同的问题,并提出多项建议,增加他们投入主流社会的动机,安心以香港为家。
近6成弱势青年关注香港事

研究结果显示,有近六成受访弱势少数族裔青年认为自己的种族身分是香港人/中国人,香港是他们成长的地方,他们对香港的人和事都很关注。

研究报告亦反映,假如弱势少数族裔青年更积极探索其身分,对他们融入主流社会有莫大帮助。相反,那些身分认同比较模糊或者是负面的青年,经常困在自己的圈子里,最终甚至会出现自我负面羞辱(self-stimitisation)的情况。香港弱势少数族裔青年,真的面对身分认同的危机吗?

利哲宏(Rizwan Ullah)形容自己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香港巴基斯坦人,他从小在香港成长,现为一所中学的副校长,同时是青年发展委员会的成员,致力为少数族裔青年争取权益,笔者这次就找他来分享成长经历。

Riz坦言,如果你没有一个身分、觉得一样东西不属于你,你就不会产生拥有感,「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我觉得是社会的一分子,自然甚么事情也关注、会『剥下花生』。下一步你就不想只停留在旁观的层面,而是要怎样去贡献社会和帮助他人。」

研究报告亦采用了种族身分量表(Ethnic Identity Scale, EIS),以辨识受访弱势少数族裔青年的种族身分,并分为四个阶段。其中,近七成受访青年属于「迷失型」或「早闭型」,表示他们从未或只低程度探索个人种族身分,且绝大多数对其种族身分感到负面。另外两个阶段,就是比较主动积极的「未定型」与「定向型」。

Riz曾经任教不同中学,发现某些少数族裔学生的确经常感到负面,甚至会躲起来,对社会事务并不关心。不过,他现在任职的学校却截然不同,现时校内有大约一成学生属少数族裔,Riz以「习以为常」四字形容本地生与少数族裔学生的相处,「他们一起组织音乐会、一齐打球,无分你我!」当中可能是因为学校一向鼓励不同族裔的学生交流互动,而校内的少数族裔学生大多都能用广东话沟通,对于他们适应新环境有很大帮助。

MWYO亦在研究报告当中进行了二十五个深入访谈(包括弱势少数族裔香港青年和专业人士),以分析家庭背景与青年建立身分认同的关系。结果显示,假若他们的父母或再上一代都是在香港出生,这些少数族裔青年从小就会较积极接触华人社会,以及参与义工服务等。相反,有些少数族裔家庭,来港已经二十多年,但一直只活在自己的圈子内,甚至完全不懂说中文,也不知道社会可以给予他们甚么支援。
设历史文化博物馆探索身分

为进一步帮助弱势少数族裔香港青年,创造有利发展种族身分认同的条件,MWYO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鼓励他们开展探索。其中一项建议就是推行「结伴实习计画」,旨在采用一个陪伴的策略,让一名本地青年「陪伴」一名少数族裔青年,一起去机构实习,一来他们可以互相照应,亦能让少数族裔青年放胆了解职场文化。同时,此举有助提升少数族裔香港青年的职场中文能力和个人职场软技能。

从雇主的角度看,他们会藉此更了解少数族裔香港青年,或可在未来人力资源计画上考虑更多不同种族的人士。

另一项建议,就是建立一个有关香港少数族裔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一方面让少数族裔朋友探索身分、同时让华人认识不同文化。Riz强调,沟通应该是双向的,不止要呼吁少数族裔朋友融入香港社会,本地华人也应该伸出橄榄枝,了解他们在香港的发展与位置。

最后,我们一直以来都惯用少数族裔这个称呼,感觉上都把他们标签了。笔者在马来西亚生活的时候,观察到当地不会刻意将人民划分为不同种族,无论是华人、马拉人或印度人,大家都是马来西亚人。在香港,我们也不需要二分化,我认为可以称呼他们香港青年、巴基斯坦香港人,以显示社会的接纳与包容。

建构种族身分认同对弱势少数族裔香港青年而言举足轻重,不少青年都希望可为香港这个家尽力作出回馈,期望各界应按照各种族身分认同阶段的特徵,提供更有效的支援,让少数族裔都能安心以香港为家,继续发光发热。
叶维昌
MWYO青年办公室营运总监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