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化
2022-11-08 00:00
笔者向来支持香港产业多元化,为尤其是年轻人提供不同兴趣的事业选择。根据资料,在疫情前香港每年上演超过三百出舞台剧,合计上千场演出,以数量计并不逊于一些海外著名文化艺术城市。但实情是大部分本地剧团和演出,都是相当依赖政府补贴资助,无法做到自负盈亏。结果导致不少话剧工作者收入微薄,流失率高,演员、导演、编剧、舞台人员等大多要兼职维生,甚或要贴钱演出,做不到全职化、专业化、产业化,难以吸引及培育更多有潜质的青年人入行。缺乏足够的优秀人才和演出,观众人数与门票等收入自然也难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上述情况除了在话剧界,在歌剧、舞蹈、音乐演奏等舞台表演也同样出现。原因之一又是「土地问题」,本港适合该等表演(包括租金水平)的场地少之又少,而且绝大多数是政府直接或间接拥有。现行政策是以「公平」原则分配时段和厘定票价,不论剧团过去的往绩表现,每出剧作一般只能分配到三数天的档期。即使演出赢尽口碑,亦无法加场加价以增加收入。到市民看到影评有意买飞观看时,演出往往经已结束,想再次演出可能要重新排队。但剧本、场景、道具、广告宣传及设计等开销大部分却是固定的,自然令业界难以有效率及市场化地营运。
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但如果缺乏足够表演场地及政策配合,成效存疑。特区政府在今年《施政报告》,提出制订新的「十年文化艺术设施发展蓝图」,目标将表演场地座位数目增加一半。除了由政府自行兴建,也会推出措施鼓励私人发展项目加入剧院等文化艺术表演设施。笔者作为建测规园界的代表和香港话剧团的理事,当然大力支持。
然而,新建议的设施由规划、设计、兴建,以至全部落成启用,估计需时多年。随着西九文化区的表演场地及东九文化中心陆续落成启用,政府会否同步改革现行的场地管理、分配和票价制度,以促进业界市场化和产业化呢?例如按剧团的规模和往绩分级,对有实力、有口碑和广受市民欢迎的给予较长的档期、较大的场地及较高的定价自由度,同时收取合理的场地租金和容许接受商业赞助等。
协助艺团北上 两地交流协作
要成功将香港的表演艺术产业化,除了有合适和足够的场地,还须有够多和懂得欣赏的观众。政府一方面要从中小学,甚至幼稚园做起,增强香港青年人对艺术的认识和兴趣,另一方面亦要有全盘计画,协助本港的剧团和表演艺术工作者冲出香港,进军内地与国际。
香港的电影及音乐业曾深受因盗版问题及互联网兴起打击,但近年藉着开拓内地市场及与内地同业合作而再现光芒,不少香港演员及歌手在内地收入丰厚,皆因国家市场大,观众多,整体消费力强,部分民众更对港式的电影和歌曲特别喜爱。对于话剧、舞台剧等表演艺术,内地另一优势是地方大,场地多,受欢迎的剧目可在不同省市巡回演出,做足一年也不足为奇。这亦是不少内地剧团可以自负盈亏,甚至有较佳盈利的原因之一,并间接促使不少私营发展项目增设相关演出场地。
笔者认为,政府可考虑像协助电影业北上般,向有志进军内地的本地剧团及从业员,给予一定的资助和政策支持,主动协助他们与内地同业合作及取得相关官方批准。与此同时,政府亦应促成内地受欢迎的艺团到香港作较长时间的演出,以加强两地的交流协作。西九文化区在这方面应有更大角色,不应过分偏重具国际名气,但观众层面窄且收费高昂的外国艺团。
谢伟铨
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