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2022-11-07 00:00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他首份《施政报告》中,进一步明确落实发展将军澳第137区,并会向南延伸将军澳綫至该区。预计提供五万个单位,可容纳人口近十三万人,首批居民最快二○三○年后开始入住。在公屋轮候时间屡创新高、青年人上车愈来愈难以负担的情况下,此发展计画将有助大幅提升全港房屋供应。在二十大报告第十三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解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香港有不少深层次矛盾,当中特别「住屋难」的问题最为受到关注。要解决「住屋难」、新发展区「开荒牛」欠配套的问题,各类型房屋供应和基建工程的提速、提效、提量是最佳良方。

近日发展局进一步透露发展137区的初步计画构思,当中包括研究透过于将军澳创新园对出水域范围填海,提供休憩用地、运动场等社区设施和港铁延綫所需用地。局方明确表示期望于今年年底公布详细发展计画,以谘询居民意见。政府的计画马上在社区内激起讨论。当中不少提及影响景观、楼价的说法或是有声音针对填海时对邻近屋苑造成的空气、环境和交通的影响等。而在近日的媒体采访和议会会议上均有不同代表就上述担忧向政府当局表达关注,令有关发展计画的讨论更加热烈。

填海建议激起将军澳区讨论

规划发展不是玩模拟城市SimCity,现有设施不是说搬就搬,说起就起。有居民向笔者反映,部分人士在社区中提出建议和向居民提供资讯时应更深思熟虑,不应随便信口开河,哗众取宠。在政府完整研究和计画尚未公布前,已在社区中制造或助长不必要的误解和对立。此举并非香港市民、整个社会之福。

笔者作为在将军澳服务多年的一分子,我亦望为居民提供另一面的资讯。让市民大众和各持份者以宏观角度为整体社区发展考虑作出理性的分析和讨论。在现有市镇进行填海工程并非首次,政府现时在东涌扩展计画东部正透过填海造地增加土地供应。该填海项目应用「深层水泥拌合法」,完全排除传统浚挖方式填海中清除及运走海泥所造成的污染;137区现时作为临时填料库储藏适合用于填海和土地平整的拆建物料,填海工程期间可望减少对社区的影响;另外,现时区内有多项「文康体教」用地因各种原因而延宕多年,部分更以十年计。在将军澳站一带就有67区文娱用地和65区河畔公园、室内暖水游泳池及体育馆,而日出康城一带就有86区首都对出康体设施和三幅学校用地等。发展将军澳137区所引入的新增人口估算,将大大有助满足政府「香港规划与准则」中的要求,加快、加大各项设施的落实及规模。

笔者绝对同意应对发展137区所带来的新增人口,单单只靠延伸现有将军澳綫和兴建往油塘的新隧道是不能满足区内的交通需求。所以对有建议要求兴建将军澳连接小西湾的跨海隧道和铁路等,笔者并不反对。但笔者更希望已经倡建三十年,并纳入铁路发展策略二○一四的北港岛綫,由将军澳直达会展铁路能够尽快落实,彻底解决居民北角转綫及现有港岛綫饱和的瓶颈。

笔者非常欢迎政府计画于今年年底将会就多项长远规划工程包括将军澳137区及填海工程的详细计画向公众进行谘询,相信市民届时会非常积极参与其中。积压多年未解的房屋问题证明过去的方法并不可行。新发展方针有助推动解破香港深层次「住屋难」矛盾。政府应更积极以行动宣示绝不走回头路的决心,争分夺秒落实各项政策。
李思朗
将军澳社区主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