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勋章背后的英雄故事

2022-11-07 00:00

傅瑞宪位于赤柱军人坟场的墓碑。图中可见墓碑上刻了佐治十字勋章的标记。
傅瑞宪位于赤柱军人坟场的墓碑。图中可见墓碑上刻了佐治十字勋章的标记。

特区政府今年七月公布最新的授勋名单,当中有七人获颁授最高荣誉的大紫荆勋章。在芸芸获勋者中,警员苏敬祖获授银英勇勋章,成为香港历史上少数取得这项嘉许的人士。笔者希望藉此文追溯香港英勇奖章制度的沿革,同时回顾部分得奖者的英勇事。

回归前,香港政府沿用英国的授勋制度。当时表扬民间人士英勇行为的奖章计有佐治十字勋章(George Cross)与佐治勋章(George Medal),由英皇佐治六世于一九四○年设立,用以嘉许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展现出英雄行为或显著勇气的人。佐治十字勋章是英国平民及公务员可获授予的最高荣誉英勇奖章,佐治勋章则较前者次一等级。

历来能够获得这两面勋章的居港人士凤毛麟角。根据官方记录,香港只曾有一名非军事人员获授佐治十字勋章,为港府首任防衞司傅瑞宪(John A. Fraser)。日占时期,他于赤柱拘留营内秘密收藏无电装置,收发盟军的讯息和情报,更协助英军服务团策划侨民逃走的计画,事败后遭日军拘禁和处决。二次大战后,傅瑞宪连同四名驻港英军军官一同获追颁佐治十字勋章,表扬他们在日军严刑逼供下坚拒供出其他知情人士,拯救了不少被囚于禁闭营内战俘和平民的性命。

授勋居港人士凤毛麟角

香港华人过去获英国政府授予的最高等级英勇奖章仅为佐治勋章。首位获颁该勋章的华人为张安,以表扬他于一九四七年在上环「西安号」轮船大火中的英勇事。当晚,这名于上环同安码头旁工作的旅店职员曾九次跳进漆黑的海港,不顾大浪和浓烟游至码头末端,最终成功救出九名受灾乘客。

除了普通市民外,多名公职人员亦曾获颁佐治勋章,其中一人便是香港消防员蔡础。在一九七一年的珍宝海鲜舫大火当日,蔡础与队员乘坐的小艇在前往现场时突然抛锚。他们于是脱掉身上的制服,赤膊游往灾场。游抵海鲜舫后,蔡础无惧船上的猛烈火势和爆炸,随即加入救援工作,先后两次登船,救出五名被困船上的人员,展现出惊人的耐力和勇气。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政府另立一套全新的英勇奖章嘉许制度。新制度内设立的英勇勋章分为金、银及铜三级,以金英勇勋章为最高等级,授予「见义勇为,无惧高度危险,奋不顾身,堪称英勇行为最高典范的杰出人士」。自设立以来,共有一百七十四人获颁授该勋章,其中金英勇勋章得主仅有三十三人,人数比大紫荆勋章(一百一十一人)还要少!此外,历来仅得七名人士能够于在世时获颁金英勇勋章,其馀均为死后获追颁。

回归后首份英勇勋章颁授名单于一九九八年公布,共有两名市民获追颁金英勇勋章。其中一位为水喉工匠李仍光。一九九八年六月九日,当黑色暴雨警告信号高悬时,两名男童跌进鰂鱼涌栢架山道附近的引水道。李先生奋不顾身走进滔天洪水的引水道内,救起其中一名受困男童。然而当他尝试拯救另一人时,却遭洪水冲走身亡。另一位获嘉许人士为外籍工程师拉莫(Thomas Larmour)。一九九七年八月二日,台风维克托正面吹袭香港时,拉莫先生于赤柱海旁试图拯救两名堕海的青年,期间不幸被大浪卷走,遇溺身亡。

嘉许无分国籍及发生地

有趣的是,英勇勋章得奖人毋须为香港居民,其事亦不一定于香港境内发生。根据官方的颁授准则,英勇嘉许无分国籍及发生地,而是视乎受勋人士对香港的贡献。二○一八年,澳洲警员罗菲(Zachary Rolfe)便成为首位获授予英勇勋章的非香港居民。他于二○一六年在澳洲北领地执勤期间冒着性命危险,救出一名被洪水围困的香港女子,因而获颁铜英勇勋章,表扬他勇敢无私的行为。

每一位英勇奖章得主都曾于危难关头展示出无畏无惧、舍生忘死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敬佩和纪念。大家以后查看香港的授勋名单时,不妨细读英勇奖章获奖人的故事,毋忘他们的贡献与牺牲。
宋博文
香港地方志中心
《香港志.政治部类》助理编辑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