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艺术品市场发威 超英赶美登「世二」

2022-06-16 00:00

世界顶级艺术展览Art Basel由二○一三年起在港举办。
世界顶级艺术展览Art Basel由二○一三年起在港举办。

(星岛日报报道)香港缺少天然资源,香港人靠双手打拼,开天辟地,六十年代工业起飞,启动经济巨轮向前,七、八十年代商贸接力,促使经济腾飞。辛勤加智慧,推动香港升级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创造经济奇迹。过去二十五年,香港人没有停下来,向艺术市场奋进,吸引国际大拍卖行、著名画廊进驻,大型艺术展览落户香港,艺术品贸易蓬勃,拍卖品以天价成交,销售数字不断攀升,前年「超英」取代伦敦,成为全球第二大当代艺术拍卖市场,正在「赶美」挑战纽约的一哥地位。一众艺术圈从业员,功不可没。近年「新人类」接棒,凭藉无限创意,策展新颖主题展览,从事创作,专业导赏,形成一股新的艺术力量。
去年进出口总值达660亿

香港去年艺术品收藏品及古董的进出口总值,创出六百六十六亿港元的佳绩,比起二十五年前的二十亿港元,大增逾三十三倍。前年出现大突破,香港超越伦敦的当代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升至世界排名第二位。世界顶级艺术展览Art Basel由二○一三年起在港首办,空前成功,成为每年全球瞩目的文化艺术盛事。

与其他地方相比,香港税率低,仅为拍品落槌价的百分之零点五,加上香港位处亚洲中心,汇聚环球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一綫艺廊看准商机,以香港为基地,凝聚成势,令香港获得「亚洲艺术首都」,甚或「全球艺术中心」之美名。

市场愈做愈大,前景秀丽。香港新一代接力,乘势而起。独立策展人郑天仪以崭新概念和手法策展,好评如潮。创作人兼艺评人林靖风在海外学成回港,致力开拓艺术新天地。

郑天仪曾任记者二十多年,由财经版做起,见惯财经界「光怪陆离」,十多年前毅然转投文化版,以多篇艺评,晋身知名艺评记者。二○一七年十二月,她创立文化艺术平台「文化者The Culturist」。她解释,当年本港缺乏艺术自媒体,起初只视「文化者」为兼职,无包袱亦无压力,只求每天发一篇帖文,纪录本地文化,如今平台发展至有四人团队,自己扮演策展人角色。
记者变策展人:都是讲故事

记者与策展人两个身分,异曲同工。郑天仪称,记者及策展人的本职都是讲故事(storytelling),后者透过展品、影片、文字等媒介,多元及有趣,「若连升斗市民都对展览有兴趣,就系成功,展览唔一定代表high art(高雅艺术)」。由前年底起,她成功策划六个展览,主题包括著名街头摄影师邱良、「香港制造」等,题材正巧都与本地文化有关。

郑天仪笑言,选择题材,多为一时冲动。早前耳闻有网络红人挪揄本地西装为「陀地裁缝」之作,她决心为昔年闻名中外的本地西装裁缝「平反」,找到多名年过七十的老裁缝畅谈往昔,成就《土生洋相:香港手工西装发展史》展览。她说,很多已退休老裁缝撑着拐杖来看展览,「佢地感到好惊讶,因为香港无咩人讲做西装嘅故事!」令她感动。

再多题材特别、优秀的展览,没观众,也是枉然,偏偏香港长久以来被误解为「文化沙漠」。郑天仪忆述曾往法国工作,当地一家大小每个周末都去美术馆,小朋友会与父母讨论展品,父母不会坚持自身一套看法。她认为,从小浸淫在艺术的风气很难得,「可惜香港人无咁嘅耐性」。郑天仪觉得,欣赏文化艺术是要自小培养,包括审美教育、颜色配搭,否则难以改变风气。
留英青年回流推广本地艺术

有别于郑天仪的「半途出家」,现年二十七岁的林靖风,自小热爱艺术,负笈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修读当代艺术,其后在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完成艺术理论及哲学系研究硕士。他说,了解过香港学府的艺术学系,「创作者需要好专心做一件事,但香港的大学教育倾向『全能发展』,读艺术都要学埋体育,反而会限制创意」,故选择到外国见识一番。

至二○二○年初,林靖风硕士毕业,有感香港的艺术需要公众支持,他毅然回流香港,希望聚集艺术家,服务香港。他现时在本港一家商业画廊担任研究及展览助理,闲时担任艺评人,并创作雕塑和装置艺术。他认为,年轻人多了入行机会,如拍卖行、画廊等都需要人才,令「艺术搵唔到钱」的观念出现改变。
慨叹艺术品沦为赚钱工具

回流香港后,林靖风感受到政府投放更多资源在艺术界别,形容转捩点是于一八年活化后重新开放的大馆,「以前香港嘅场地太少,申请困难,大馆就提供好大个空间去容纳本地艺术家」。他认为,大馆、香港艺术馆的重开,为本港艺术培养注入活力,「中学时只会约去唱K,依家年轻人可能会约去艺术馆」。

林靖风说,近年大众对艺术的吸收程度有所提高,商业画廊亦开始介绍本地艺术家,但香港的艺术圈始终较为商业化,较年轻、实验性的艺术家难以享用到资源,资源主要流向主流题材。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