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经时事分析|抗疫启示录三:危机管治机制和城市规划升级转型

2022-04-18 00:00

世界瞬息万变,人和事都要与时并进,就如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每隔一段时间便需要系统更新,甚或更换型号。同样道理,香港的危机管治和城市建设,过去虽然足以抵御不少天灾人祸,但新冠疫情造成的公共健康危机,显示相关的机制和规划思维,也需要升级转型。
疫情史上罕见  御灾思维模式须变

香港累积多年应付天灾人祸的经验,有一套御灾能力不俗的机制。惟第五波疫情来势汹汹,既有的公共衞生应变计画已不足以应对,政府在临急临忙下,部分政策措施的决定、宣布、筹备,未及周详考虑便仓卒执行,细节挂一漏万,需要事后堵塞漏洞。

展望未来,香港应改变「因疾而治」的御灾思维模式,同时着重灾难防备、应对及复原,并将减轻灾害风险纳入城市发展愿景的主要考虑之一,也有必要加强危机管治制度,以应付未来的大规模公共健康危机。
设应变专责架构  树立「催化型领导」

具体方案之一,是设立紧急事故应变专责部门,加强公共健康及灾害事故的统筹、管理、协调和沟通,以有效预估、防备及应对公共危机。

由于应急事务牵涉保安、衞生、社福、民政、教育等多个政策范畴,为有效推动工作,紧急事故应变专责部门应设于政府高层次架构下,以得益于高规格的管治架构和资源投放。紧急事故应变专责部门应主力促进跨部门、跨机构、跨专业和跨地区的灾难应变能力,以及制订和发展灾难准备和应变政策及策略方针。 

此外,病毒传播速度惊人,疫情蔓延至社区可能一触即发。为提高抗疫执行力和效率,紧急事故应变专责部门需树立「催化型领导」风格,强调共同协作和授权赋能,促使各层级成员共同参与决策、营造鼓励各方参与的情境。
更新应变机制  加强灾前后财政扶持

紧急事故应变专责部门,可参考国际及本地经验,拟定适合本地、凝聚社会共识的防灾目标、框架及策略,包括完善保安及公共健康系统所采用的三级应变机制。在政府改善有关法律框架前,民间机构可就防灾教育商讨如何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香港整套防灾理念与框架,令各界有共同理解及语言去学习。

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指,每投资一美元于防灾减灾,可节省十五美元灾后复原的费用;每投资一美元用于加强基建的灾害韧性,可节省四美元的重建费用。故此,紧急事故应变专责部门应按及早规划、审慎理财的原则,获独立资源拨款以支持运作。
冲击城规思维  公共空间使用欠弹性

疫情除了冲击人类健康,影响社会和经济结构,亦让人反思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应如何适应「新常态」。例如宽敞、通风的公共空间,有利政府执行注射疫苗等抗疫政策措施。但本港公共空间相对匮乏,休憩用地的供应标准,与首尔、上海和新加坡等亚洲城市仍有落差。部分学者和坊间研究亦提出,目前公共空间并未善用,存在分配不均和弱势社群难以使用等问题。

政府日后在「政府、机构或社区」土地兴建设施时,可预留应变空间作为无确切用途或多用途用地,以提升社区应变能力。至于非政府用地或设施,当局可在土地契约列明其可被紧急徵用,并要求发展商制订相应传染病防控和管理策略及评估,以及兴建时采用严格公共衞生标准,确保遇上紧急情况时可供使用。

政府在制订公共健康危机应变计画时,应一并考虑拓展公共空间的功能性,以「期间限定」形式,使其可短时间内「变阵」,在公共衞生事件上发挥作用。政府日后的城市规划,也需着重提供足够公共空间,作好妥善分配,确保其安全可达和开放予不同群组。
预留多用途地  拓多功能公共空间

易行易达的街道,有助保持适当社交距离,阻止疫情传播,同时鼓励市民以「低成本」定期运动,维持「高水平」抵抗力。为此,智经建议政府推动健康街道空间设计,为市民在社区中提供安全的公共空间。政府在发展交椅洲人工岛住宅区的研究中,提出「十五分钟生活圈」概念,让居民可在十五分钟步行或单车距离前往不同社区设施与公共空间。当局只要审视现行的街道、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分布,并加入应对紧急事故的规划设计概念,本港其他社区亦会具备条件有序试行。

新冠疫情级别的公共健康危机,未来仍有机会在香港重现。政府、社区、个人及社会,需要群策群力,从灾前预视和评估、预防、纾缓及准备,以至灾难发生期间和事后的回应及复原,作出超前部署,共塑韧性城市,以妥善应对下一场未知的灾难。

智经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