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踩油」 小米智米拟齐造车

2021-12-14 00:00

(星岛日报报道)电动车成市场大势所趋,除了传统车厂陆续转型发展电动车外,不少科企亦纷纷加入造车大军,包括苹果公司、鸿海、小米(1810)、华为、百度(9888)等。继小米早前宣布小米汽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后,董事长雷军近日接连退出多家小米关联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或董事长职务,拟打算全力闭门造车。小米亦正计画多綫布局造车业务,消息指旗下控股公司智米科技正筹备造车,将成为小米的另一条造车綫。
内媒引述消息人士称,小米控股的生态链公司智米科技计画加入造车大军,该业务将由前通用泛亚的电动车项目负责人马永东负责。报道指,不少北汽的电子电气架构人员也在近期加入智米。据报,智米的造车方向是乘用车,首款车型是SUV,目前智米与小米汽车保持独立。
雷军频退出小米关联公司

另外,据《天眼查》资料显示,雷军近日接连退出多家小米集团(1810)关联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或董事长职务,包括广东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拟打算全力闭门造车。

事实上,近期不少科企先后宣布发展电动车业务,例如苹果公司正准备加快「Apple Car」电动车开发,华为开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台企鸿海亦推出自主开发的电动车。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成功造车,乐视多年前亦宣布加入造车大军,惟最终造车大计胎死腹中。

中大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表示,科企蜂拥加入造车大军主要受各国政策及市场趋势推动,事实上以往亦有不少企业在现有品牌下开拓新业务,故认为各科企更改赛道至电动车行业并非新鲜事。
传统车企「改道」较易成功

中国去年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至2035年)》,积极推动国内电动车行业发展,国内不少知名科企,包括小米、百度、华为等先后宣布加入造车大军。李兆波分析,虽然这些科企表面上造车成功机会很大,但当中只有小米及华为的电子产品业务在行业中表现较好,而百度的搜索引擎技术仍有待改善,故认为小米及华为成功的机会相对较大。惟目前电动车行业仍在起步阶段,要研判哪家科企能成功跑出仍言之尚早。他又指,传统车企改道造电动车的成功机会较大,除了因本业与电动车行业相近外,消费者普遍著重品牌效应,由传统著名车企产出的电动车可有效提升消费者信心。

尽管市场上陆续有不同科企宣布加入电动车行业,但李兆波认为,电动车行业的市场十分庞大,距离市场饱和仍有一段距离,又认为企业要加入该行业并不难,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在电动车行业中保持竞争优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