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钱要用在刀口上

2021-08-31 00:00

随着全球接种疫苗普及,各国开始放宽出入境限制。不难理解,长期封关会带来甚么后果,尤其过往依靠旅游业收入的地方和国家,不得不采取措施挽救经济。

特区政府坐拥丰厚储备,令抗疫工程较其他国家容易发挥,眼见疫情受控,大家期望长达近两年的防疫限制得以解除,让经济缓步回复正常,市民可以暂时纾缓经济压力。无奈到现在,特区政府仍然未能够公布与内地通关和与世界各地复航的时间表。

一位在内地有业务的行家告诉我,他已经有近两年未能返内地处理业务,他在内地的汽车、房屋,所有费用都要委托内地公司或朋友照顾,因此所有业务已经近乎停顿。他每天都在等待政府放宽抗疫政策,马上返内地收拾残局。

从事旅游行业的朋友,对前景更感旁徨。劳工及福利局局长也呼吁大家在长贫难顾下,尽快考虑转行。目前困境对薪高粮准及由公帑出粮的人士,自然毋须急,毋须怕,但手停口停的普罗市民、中小企业雇主和雇员,不能不为明天担心。

在新一轮政府抗疫基金补贴安排中,未获发津贴的旅游巴士车主和旅行社近日举行记者招待会,要求政府补漏拾遗,向每部巴士派发三万元。据悉政府无意向他们派钱和放宽措施帮助,相信他们会很旁徨。

本地游虽已恢复,但对旅游巴士和旅行社帮助不大。首先,参加本地游的客人不多;其次,经营本地旅游巴士仍然受限,只准容纳一半座位的客人,目前绝大部分旅游巴士座位是四十八个,照现行法例,参加本地游人数上限仍然维持二十八人加导游和司机,因此该批旅游巴士根本不能接待准许最高客量。

我感觉特区政府并非忽略对旅游业的支持和照顾,政府每年投放在相关部门,如旅发局、旅监局、旅游事务署、海洋公园等机构的金额非常庞大,无奈制定政策与业界需求的落差太大。毕竟疫情始终会过,日后旅客重临,我担心业界在缺乏政府支援下,能否有足够人才和设施去服务旅客。

叶庆宁

香港旅行社东主协会会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