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基金倡造地3000公顷 促研新界九大潜力区

2021-07-09 00:00

团结香港基金昨提出推动新界大规模城镇化,透过基建连接政府已规划的新发展区及基金会额外建议的九个潜在发展区。
团结香港基金昨提出推动新界大规模城镇化,透过基建连接政府已规划的新发展区及基金会额外建议的九个潜在发展区。

(星岛日报报道)香港土地供应紧张,政府未来需大力拓展土地。团结香港基金昨日发表土地房屋政策研究报告,估算未来三十年需要至少九千公顷土地,计及明日大屿愿景及两大新发展区,最多仅提供约五千公顷土地,尚欠约四千公顷土地。报告特别在新界点出九大潜在发展区,包括洪水桥扩展区、元朗东南等,有望提供额外逾三千公顷的可发展用地,并可打造成三大主题区域,并建议政府在新界落实大规模发展,提速新界城镇化,创造大量土地供应。 

团结香港基金指,未来三十年香港需要至少九千公顷土地,但按政府目前规划,即使「明日大屿愿景」如期落实,洪水桥、古洞北及粉岭北等新发展区进展顺利,最多亦只能够提供约五千公顷土地。报告建议,政府除了可将「明日大屿愿景」填海规模从一千七百公顷增加至二千二百公顷,并考虑建造长洲南人工岛以重置葵青货柜码头之外,亦可透过大幅加快城镇化步伐,大规模开发新界,多管齐下建立土地储备。

报告指出,香港目前只有两成的陆地为规划完善的市区,城市化程度远逊毗邻深圳的四成七和新加坡的七成三。基金会认为政府需以宏观视野全盘规划,大幅加快香港城镇化的步伐,发展更多规划完善的新市镇。而「明日大屿愿景」有助打通新界与港岛的交通命脉,释放新界土地发展潜力,建议政府善用契机,同步构建「宜居新界发展蓝图」,产生协同效应。

基金会又指,政府目前已规划的措施可提供约五千公顷土地,即使计算额外填海,仍未能满足土地需求,建议在九个潜在发展区的范围作进一步研究。有关范围包括洪水桥扩展区、元朗东南、北环线走廊、古洞北扩展区、古洞南及粉岭南、新界北扩展区、林村、锦田北及锦田南扩展区,均为现有新市镇和已规划的新发展区所延伸而来。初步评估显示,九个潜在发展区可提供超过三千公顷的可发展用地,并可分别形成「文化及科技走廊」、「现代物流与商业圈」、「乐活与休憩空间」三大主题区域。

建议的「文化及科技走廊」主要位于新界北。报告指,目前政府已在落马洲河套区、古洞北及香园围等新发展区预留土地,兴建创科园及工业邨等设施。深圳方面,亦预备在皇岗福田一带,发展深港科创合作区。报告建议把握两地发展机遇,引入更多科创企业和学术院校进驻;与此同时,配合中英街、龙跃头等文化遗产保育以及艺术政策支持,将新界北塑造成一个配套完善、富有活力的创新社区。

除了建立长远土地储备之外,基金会认为,政府亦需正视眼前日益严重的房屋危机。基金会按实际数据预测,二〇二一至二五年的公私营房屋落成量只有约十八万个,假如要填补过去八年的供应缺口,未来五年至少要额外增加十二万个单位。

团结香港基金总裁郑李锦芬表示,现时土地房屋问题仍未能解决,并将当中原因归纳于议会拉布、土地业权及使用权所涉及的利益、官僚程序、两年的社会纷乱、新冠疫情爆发等。她认为,在《港区国安法》生效、选举改制后,期望政府为民生「做实事」。她又表示,期望香港能像新加坡般,十八岁市民有机会用可负担的价钱,向政府买入「组屋」单位。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