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陆志聪35年「拆弹」无数 寄语医护勿忘初心

2021-06-15 00:00

陆志聪上任多年常挂「沟通」在口边,贴地性格令其深受同事爱戴。
陆志聪上任多年常挂「沟通」在口边,贴地性格令其深受同事爱戴。

(星岛日报报道)「三十几年都做同一份工,当然很多满足感很多体会。」港岛东联网总监陆志聪投身杏林三十五年,误打误撞踏上行政之路,曾任三个联网的掌舵人。前线医护常批评管理层「离地」,陆志聪却是「异类」,上任多年常挂「沟通」在口边,贴地性格令其深受同事爱戴。由沙士走到新冠疫症,处理过棘手疫情、应对过院内发生医疗事故,「拆弹」工作不断。下月离开熟悉的医管局,身为管理层,他认为应多听各方意见,做事保持透明度,才能以理服人。他又寄语前线医护,「最紧要不要忘记初心,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医管局成立三十载,亦是陆志聪投身行政工作三十年,历任总部、九龙西、九龙东、港岛西及港岛东联网,他说各岗位都有不同得着。他忆述〇三年沙士,他由总部转到广华医院工作,当时广华接收第一名沙士病人,为减低传播风险,他即时下令将所有出入口关闭,只留一个出入,惹来很多不满,「上至同事,下至区议员及华仁神父都有意见。」他因而上了人生一课,不能只顾改革而忽略他人感受。及后他又在医院挂起横额叫市民小心疫情,内部遇上很大阻力,「会认为我太紧张,政府、医管局总部都无话做。」他反思在危机处理是否要先行一两步,「行前就要付出代价,去到事后你才会知这一两步是对或错。」

「沙士」令陆志聪体会到关心不同人士意见的重要,因此他调任至港岛西联网总监时,亦较易与同事磨合。陆志聪笑言,自己在中大出身,而玛丽医院是港大的教学医院,当时要推行新措施,一般与部门主管交代即可,但在玛丽医院,他须再与主管下的团队沟通才可成事,「因为太多叻的医生,你需要在言行上说服他们,才会认同你的措施。」

玛丽医院曾经发生多宗医疗事件,包括港大前肝胆胰外科临牀副教授吴国际在进行换肝手术期间突然离开,传媒广泛报道,陆志聪亦亲自「扑火」解释,他直言透明度十分重要,既保护好同事、病人及家属感受,亦要立即向医院内的同事交代,「愈主动别人会觉得你愈有诚意,不要让一件错事变成一个灾难。」

临别秋波,陆志聪直言没想到去年爆发新冠肺炎疫症,至今未见终点。他指,疫情发生在社会事件后,可说是双重打击。如今要用不同方法通知同事重要资讯,他亦会留意医管局员工阵线及HA Secrets等专页,亦亲自到医院接触同事了解想法。他坦言,即使医护间有蓝黄之分,但在工作上大家都很尽责,「同事都相当专业,不会因政见而影响工作。」

担任港岛东联网总监短短四年,他叹道疫情及社会事件影响,在人才培训及「急同事、病人所急」方面做得比预期少。面对政治、科技急速发展的大时代来临,他认为本港医疗制度一定面临改变,作为管理层,只能按其理想及视野直接应对,又寄语医护勿忘初心。陆志聪七月将退下火线,离开医管局后,暂未有打算,相信会继续工作,现时亦有私人市场向他招手,「但就未必会担任问责官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