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漫画记盂兰 细说老香港故事

2021-06-11 00:00

(星岛日报报道)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潮籍盂兰胜会由潮州公和堂于一八九七年开始举办盂兰胜会,并在二〇一一年获认可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港树仁大学社会学教授及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蒨说,潮籍盂兰胜会记载了潮籍人士早期移民和香港经济发展的点滴。然而,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盂兰胜会在公共空间举办的机会减少,希望藉动画短片、插画及漫画,记录盂兰胜会与社区的关系,让年轻一辈了解香港故事。

为推广大众对盂兰胜会作为非物质文化的认识,陈蒨联同插画家关凯之制作了一套以潮籍盂兰胜会为主题的动画短片、插画及漫画,记载早期潮籍人士移民,和香港经济发展的点滴,希望向公众分享疫情下的孟兰胜会的筹办状况,并推广这个盛载了丰富历史、文化及社会意义的节日。

陈蒨解释,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很多潮籍人士从内地移居至香港,并住在上环、西环、尖沙嘴或铜锣湾等一带的码头范围,但由于当时潮籍人士学历不高,只能在码头从事苦力工作,其中更有潮籍人士因搬运逾百公斤重物期间不幸堕海身亡,于是同乡举办法事,让亡魂得以超度;另外又有百德新街的苦力因偷米刺穿米袋,导致遭上方的米袋压死,其后洋人主管因看见黑影出没,经工友后劝喻下举办法事,成为第一代盂兰胜会。

不过,她说,在新冠疫情下,潮籍盂兰胜会的节庆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有些地区改以变通的方式筹办盂兰胜会,例如由内地聘请潮籍的经师及戏班来港工作,改由在本地聘请非潮语的经师及戏班代为诵经和演戏;另有西贡龙尾村的潮籍人利用通讯软件,向同乡筹募捐款。

陈蒨坦言,由于受人口老化、筹募的资金减少,以及政府的规管等,在屋邨、球场和围村等公共空间举办盂兰胜会是难上加难,导致由一四年举办五十六个盂兰胜会,减至一九年的五十二个,以及去年约二十多个。

她透露,将于后年开设盂兰胜会的网上博物馆,让公众日后有多一个渠道,认识盂兰胜会在香港早期移民社会的重要性。

另外,香港树仁大学与长春社将于明日举办「香港潮人盂兰胜会 漫画和短片发布会暨座谈会」,以漫画和短片方式讲解盂兰节的历史、文化及社会意义。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