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显伦冀新一代政治领袖 能看到民主须协调

2021-03-20 00:00

(星岛日报报道)前终审法院常任法官烈显伦昨日在澳洲政论网站「Pearls and Irritations」发表文章,指人大对完善香港选举的决定,目标是确保不会有人再尝试以立法机关作为破坏手段。他认为香港政治局势在此情况下肯定会出现根本上的变化,希望新一代的政治领袖能看到真正的民主须有协调(moderation),并尊重他人的观点;行使个人自由时亦须留有空间让他人行使其自由,而社会进步并不包括街头的炸弹袭击,最重要是自由和民主亦可遵循「一国两制」的原则。

前民主党立法会议员许智峯,去年底宣布流亡后,近日与家人由英国转往澳洲。事后澳洲国会情报及安全委员会主席派特森(James Paterson)曾表示,欢迎许智峯在澳洲展开游说行动,称他享有言论及政治活动自由。

烈显伦昨日以「澳洲欢迎香港『民主派』人士:他们是别人的代理人吗?」(Australia to welcome Hong Kong ‘democrats’: are they a proxy for others?)为题,在澳洲政论网站撰文。他在文中力斥民主派在修例风波中多次默许支持示威暴力,从未对其谴责,更表示要调查「警暴」,又促请外国就「警暴」及剥削人权等对香港及内地实施制裁,实际上已成为「暴动」的领袖。

他说,澳洲政府并非不了解这些问题,但仍肯定这些「民主派」的行为,又欢迎他们到澳洲定居。烈显伦在文中引用前行政长官董建华的说话来解释上述现象,指唯一合理解释,就是因为香港二十多年来未制定自己的国家安全法,容易成为「外国敌对机会主义者」(hostile foreign opportunists)的目标,破坏香港公共秩序。因此,北京后来制定了适用于香港的《港区国安法》。

就近来北京出手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烈显伦指,《基本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立法会的组成方式应根据香港实际情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最终目的是通过普选选举立法会议员。他认为,北京从一开始便认真遵守这一规定,因此立法局的直选组成部分由二○○○年从二十个增至二十四个,又于二○○四年进一步增至三十个,然后在二○一二年增加了五个「超级区议会」议席,令立法机关议席有一半由直选产生。

烈显伦批评,大部分泛民局限于自己狭窄的意识形态中,并视北京为自己的敌人,当北京在二○一四年提出计画令特首选举过程更加民主时,遭到这些泛民反对,于是时光便倒流了五年。从那时开始,立法机关的功能失调便愈来愈严重,没有一个有效的立法会,香港亦无法有效施政。最后引申到全国人大召开会议,宣布有关改革选举制度和改变立法会组成的决定。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