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纶:临时医院仪器料本月备妥

2021-02-01 00:00

(星岛日报报道)位于亚洲国际博览馆旁的临时医院建造工程顺利完成,近日命名为「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移交医管局。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在网志中表示,医管局正为医院配置医疗仪器和进行各项测试,预计本月可准备好,为抗疫提供更好的装备。负责建造的建筑署指,医院整体布局采取「医患分隔」,即是将六座大楼中央通道位置,预留作运送清洁物资及医护人员进出,医疗废物会沿外围通道运走,减低感染风险。

黄伟纶昨日在网志中表示,临时医院工程富挑战性,工期紧凑,一般医院需要三至四年才建成,但临时医院四个月便完成,规模与一般医院并无分别。建筑署工程策划总监梁健德指,医院占地约三万平方米,设有六座两层高的病房大楼,共提供八百一十六张负气压病牀,亦设有一座医疗中心,内有药房和实验室,可提供核酸测试服务;另有一座能源中心和其他医疗配套设施,包括一座液态氧气缸,容量达一万一千公升,可连续五至八日供应氧气。

医院的布局和病房的建造均经过严谨的设计,确保衞生安全达到最高水平,而每间病房均按照标准负压隔离病房规格来建造。另外,病房大楼每层有七十二张病牀,还设有两个护士站。

梁又指,项目能迅速完成亦归功于建筑团队因地制宜,采用「组装合成」(MiC)建筑技术,采用「先装后嵌」的概念,把医院分成多个单元,以病房为例,每家由三个「盒仔」组成。「盒仔」在内地厂房预制,并完成内部装修、配件装置组装工序,包括通过气密测试等,然后才送抵工地装嵌,减省工地劳工,并缩短施工时间,有助质量控制、加快完成验收程序及提升工地安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