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饮酒可防疫 团体吁政府澄清

2021-02-01 00:00

(星岛日报报道)在家抗疫令不少人压力上升,导致饮酒过度。香港控酒联盟最近进行调查,发现有近两成人会相信网上流传的假资讯,增加饮酒量。鉴于酒精对市民的危害日益加剧,香港控酒联盟于最新一期的《香港医学杂志》发表立场声明,呼吁政府采取有效政策及行动,从而减少酒精对市民的危害。

香港控酒联盟于去年四月九日至二十三日期间访问一千五百零一人,其中有近半人有饮酒习惯。疫情期间,网上亦有流传不同的假资讯,例如饮酒能有助防疫等,研究中有一成九人表示会相信类似讯息,增加饮酒量,其中又以年轻人、男士、高学历及有吸烟习惯者最受影响。香港大学公共衞生学院社会医学讲座林大庆认为,相关组别人士较常有饮酒习惯,他们相对上更需要不同理由说服自己饮酒。他重申酒精并不能杀死病毒及增强身体对病毒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呼吁市民消除相关迷思,减低酒精对身体的损害。

酒精对年轻人的影响亦有上升趋势,联盟召集人麦倩屏引用政府于一七至一八年度的数据,在十至二十一岁的年轻人中,有五成七人曾接触酒精,数字较一四至一五年度上升,其中女性的饮酒情况又较男性严重。麦倩屏认为情况值得关注,「女性的体形较男性细小,体内的血液容量较低,相对上会更难过滤酒精。」

有见酒精对市民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麦倩屏认为政府、医疗服务提供者和非政府组织应加大力度,向公众教育与酒精有关的危害,同时应在港实施世卫的SAFER倡议,包括调高酒精价格和降低酒精实际供应,并限制各种形式的酒精广告,而世卫亦应采取具体步骤,制定一项全球控酒的律法,加强对酒精的规管。

联盟的义务秘书程卓端则认为,政府应利用疫情对酒吧的限制措施,推动市民改变饮酒行为的良机。对于不少市民在酒吧停业期间,仍会自行买酒消遣,《香港医学杂志》总编辑、联盟成员黄至生认为可向市民进行教育,提供另类消遣模式,如做运动等消磨时间。「做运动除打发时间令身体更健康外,又能放松心情,长远能减低部分人对酒精的依赖。」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