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船大减三成 港恐爆民生物资荒

2021-01-06 00:00

(星岛日报报道)港府早前接获内地相关单位通知,内地船员为求新年期间回乡过节,纷表明拒于新年前驶入本港水域,惟消息传出以来,各方一直未有解决良方。随著农历新年逼近,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执行总干事何立基透露,近日来港运货的内河船已陆续减少,减幅达两至三成;由于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处于沿海地带,该区出产的蔬菜、肉类及水果等民生用品,以至家俬及电器等产品,均普遍用海路运输,若届时仍未能透过水路送货,业界将准备以陆路运输代替,惟运输成本大增,亦不排除个别该区出产的产品或会短暂缺货,业界现时对相关情况相当担心,故早前已写信予广东省当局及本港政府,希望免去船员强制检疫的安排。

本港第四波新冠疫情持续,凡曾经入境本港的人士,回到内地均需要强制检疫十四日。本报早前率先报道,港府接获内地相关单位通知,指出因应疫情严峻,内地当局严格执行检疫措施,故在农历新年前,粤港驳船将全面停航。业界称,因应农历新年临近,惟仍未接获政府当局最新消息,加上内地当局仍未有相关放宽检测安排,故对现时情况纷表忧虑,除了供港的建筑材料受到影响外,连其他抵港的内河船亦受到牵连。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执行总干事何立基向本报表示,近日来港运货的内河船已陆续减少,减幅达两至三成,料随着农历新年逐步临近,有关情况将更为严峻;他称,业界现时对相关问题相当担心,故日前已写信予广东省及香港政府,希望免去船员强制检疫的安排,中联办亦正了解事件。他坦言:「货车司机进出中港,达到相关要求后可以豁免检疫,惟内地船员与外间的接触更少,却未有相关免检安排。」

何立基称,现时内地供港的货品,主要均透过陆路运输,惟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例如江门等地,因应位处沿海地带,区内出产的食品,普遍均用海路运输,故若届时未能透过水路送货,业界将准备以陆路运输代替,惟运输成本大增,亦不排除部分出产于该区的产品,或会出现短暂缺货的情况。他解释,一架内河船每次来港可运载二百个货柜,有助分摊成本,若以珠三角的码头为例,每次运费仅约五百至六百元。惟若转为陆路,每架货柜车仅能运送一个货柜,致成本大增,幅度可达八至九倍。他举例指:「若货柜由中山或佛山等西部地区,经陆路运往本港,每个货柜的成本可达五千元。」

何续称,本港有不少大企业于珠江三角洲西部设厂,制成产品后由水路运往本港;该区内供港货品的种类亦相当多元化,除蔬菜、肉类及水果等民生用品外,亦有部分家俬及电器等产品。他亦担心,因应本港货运码头,为不少西方与内地之间的重要转口港,料届时亦需暂停相关服务,长远影响本港转口港地位。

不过,批发及零售界立法会议员邵家辉认为,现时大部分由内地运往本港的货品,普遍均选用陆路运输,只有小量选用水路运输,加上批发业界有相当长的时间预备,因此相信供港货品于农历新年档期亦会保持稳定。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