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参与研制「火星相机」

2020-07-24 00:00

(星岛日报报道)中国成功执行的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当中搭载于火星探测系统上的关键仪器「落火状态监视相机」(火星相机),重量只有约三百九十克,是由理工大学研制。校长滕锦光对学校能参与国家今次历史性任务感到非常荣幸,证明理大科研团队具备卓越的创造力、实力及信誉。

火星探测系统由环绕器、著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目标是一次过完成「绕、落、巡」三项任务,即顺利登陆火星,并同时进行轨道和地面探测,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首次尝试。理大的「火星相机」将搭载于着陆器外层平台上,以监视着陆情况、火星的周遭环境,以及降落火星后巡视器的操作状态,包括太阳翼的打开及天线的状况。这些资讯对掌握巡视器能否在火星表面成功巡视至关重要。

「火星相机」重量只有约三百九十克,但外壳十分坚固,以抵受穿梭地球与火星长期出现约摄氏一百五十度的极端温差,及后须能在火星表面极低温的环境下运作,并要承受相等于地球地心吸力六千二百倍的冲击。此外,「火星相机」须具备广阔测量视野,同时显着减低图像变形的程度。

「火星相机」由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锺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及副系主任容啓亮,率领约二十名理大研究人员共同研发。为应对火星相机的各样技术难题及紧凑的研制日程,他们研发出一套创新的「一体化的热流防护设计、测试及品质控制方案」。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称,能够参与国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感到非常荣幸。这次火星相机的研发及交付,再次证明理大科研团队具备卓越的创造力、实力及信誉,自主研发太空仪器,并通过太空任务的严谨要求。理大是香港唯一拥有航天任务实战经验的高等院校,希望将来能进一步为国家其他深空探索项目作出贡献。

理大曾参与不同的太空探索项目,研制先进的太空仪器,包括为欧洲太空总署〇三年火星快车任务研发「岩芯取样器」,并为二〇一一年的中俄联合探索火星任务研发「行星表土准备系统」。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