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鱼行创校五十载 盼迁新校舍助基层

2019-05-24 00:00

(星岛日报报道)曾两度在「杀校」边缘徘徊的鲜鱼行学校,为庆祝今年创校五十年,下月将举行开放日及校庆晚宴,让校友聚首庆祝。创校校长兼校监麦思华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该校创办时已一波三折,曾因经费问题停止建校,适逢当时津贴小学兴起,才由私小转为津校,至今服务基层达半世纪。现任校长施志劲表示,期望未来可迁校或重建校舍,让学生有更多活动空间,服务更多基层学生。

位于大角嘴的鲜鱼行学校,在一九六九年开校,至今服务区内基层学生已达半世纪。今年该校庆祝创办五十年,早前举办了多项活动,包括陆运会、慈善步行活动、金禧图书汇演等等;此外,六月二十五日将举行开放日,同日晚上举行校庆晚宴,邀请历届校友出席,让大家跟旧同学、老师、校长等聚旧话当年,感谢母校的培育。

提到鲜鱼行学校,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两次濒临杀校,结果家校成功护校的经历,以及前校长梁纪昌赠午餐肉奖励学生的故事。原来,鲜鱼行学校创校过程同样曲折。现年八十五岁的创校校长兼校监麦思华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该校办学团体港九鲜鱼行总会,因重视教育,早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兴办两所义学,直至日本占领香港才停办。一九四五年香港光复,该会在西营盘买了一幢唐楼,正式创办私立的港九鲜鱼行总会第一小学,对象最初是会员子女,让他们读书识字。

「我们前辈的前辈,有些几乎是文盲,他们都是捱出来的,有些要做苦力,所以他们认为子女一定要受教育,故办学对象最初是会员子女,后来才扩展至招收基层小朋友。」麦思华坦言,自己也是「卖鱼仔」,父母、姊姊都是卖鱼,不过他当时「嫌污糟」,没有继承父业,长大后才去教书,由于父亲是港九鲜鱼行总会成员,所以他亦可以入会,其后因有教学经验,被会内前辈安排做港九鲜鱼行总会第二小学,即现在鲜鱼行学校的复建工作。

麦思华表示,在五十年代中期,政府为鼓励社团办学,曾免费拨地予社团建校,而港九鲜鱼行总会当时申请拨地办第二小学,在五九年获批地皮,并筹款建校,可是后来会中数名首长相继过世,筹备工作因而停顿,建校经费也不够,地盘打了桩后,足足停工两年。适逢当时政府扩展津贴小学,于是港九鲜鱼行总会决定由筹办私立小学,改为申请做津贴小学,并由会方和政府各出资二十万元,加上政府免息贷款,解决财困,才可继续建校,成为该区第二所津贴小学。

麦思华说,当年他负责撰写申办津贴学校的计画书时,已提出该校的办学目的,是为区内基层儿童提供教育,宗旨至今未变;至于当时属私立模式的港九鲜鱼行总会第一小学,则由于当时津贴小学的兴起,因此选择结束办学,港九鲜鱼行总会第二小学也正式命名为鲜鱼行学校,并由当时三十多岁的麦思华担任创校校长,直至一九九五年退休,才转做校董会主席、校监等工作,继续与鲜鱼行学校同行。

提到二〇〇四和二〇〇七年的杀校危机,最后安然过渡,麦思华表示校外人认为该校很了不起,可以通过特别视学、办私立小一等方法渡过危机,但他坦言私下曾跟友人表示,这并非值得炫耀,「杀校跟球队降级差不多,护校就等于球队要护级,为何要护级?就是联赛成绩不好!而且还要护两次!」他感激市民一直支持,老师和办学团体的协助,但内心认为这始终不算好成绩,因此要继续努力,也期望在现任校长施志劲带领下,学校可与时并进,有更多新发展。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