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政府考慮發債融資 未必由港鐵負責新鐵路

2019-03-19 17:50

政府重申有能力承擔「明日大嶼」。資料圖片
政府重申有能力承擔「明日大嶼」。資料圖片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公布明日大嶼計劃的工程造價粗略估算後回應傳媒提問時指,相比開發新界棕地收地費用,填海成本相若,同時在興建交通基建方面,亦不見得由新界興建鐵路往市區會較低成本。

起初政府去年於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明日大嶼計劃,尚有喜靈洲的另外700公頃人工島及更多連接鐵路及道路,但就沒包括在今日公布的估算中,黃就指該700公頃是「虛」,尚沒有時間表,而其他以虛綫代表的鐵路及道路情況,他亦沒有補充。

黃又多次聲言在計算粗略成本估算,而及由測量師學會作出保守的賣地收益後,得出計劃一定不會掏空庫房的結論,不過融資安排及會否因分享收入而發債,留待庫務局及財政司研究,但強調即使完全由公共財政承擔,亦有足夠能力可推展。

社會關注海砂等填海物料的供應,他就指相信在25年動工時,會有更多機砂供應,而本港每年有1500萬公噸填料,相信當中一半可以填海。

而初步估算中三條鐵路需要1700多億元,他就指距離動工尚有時間,運房局會再研究興建及營運方式,是否由港鐵負責亦不一定。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劉俊傑就指,目前預料25公里由屯門經欣澳及人工島往港島的鐵路,或估計以隧道通過海域而造價較高。黃就承認,料首批市民於2032年入伙後3至5年,才有鐵路服務。

建立時間:1639
更新時間:1750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