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公屋聯會僅評合格社協對房策失望 社聯促不設資助上限

2019-02-27 18:55

社區組織協會對預算案在房屋政策的投入感到失望。
社區組織協會對預算案在房屋政策的投入感到失望。

《財政預算案》建議預留20億元,支持非政府機構興建過渡性房屋。公屋聯會歡迎有關建議,但指力度不足;而對於推行利民紓困的措施,會方表示失望,對於這份《預算案》,會方認為僅屬合格。

公屋聯會估計,以每間「組合房屋」單位興建成本約30至40萬元為例,預留20億元金額,約可提供不少於5000個住宅單位,但對於目前約27萬宗申請公屋的輪候宗數,雖屬杯水車薪,但仍值得支持。

公屋聯會期望政府可於今年推行計畫,向非政府機構提供資金及閒置土地,落實相關項目。長遠來說,政府應繼續注入資金,把過渡性房屋納入至《長策》當中,作為房屋梯階之一,定出每年提供目標。

社區組織協會對《預算案》在房屋政策的投入感到失望,希望政府承諾提供逾萬個社會房屋單位。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認為,當局即使投放20億發展社會房屋,但卻無提出時間表和供應量,希望能承諾提供逾萬個社會房屋單位。

社聯歡迎措施,20億元預計可以組合屋的方式興建約5,000個單位,如單位使用期不少於五年,首5年可讓逾10,000戶苦候公屋的基層住戶受惠。但強調20億基金一定要預留足夠錢作營運費或社會服務費,否則沒有機構願意做或只有大機構願意做。政府應提供資源予社會服務機構,為劏房住戶提供社區和支援服務,讓他們在未有長遠及合適的住屋安排之前,可以得到較大的社區支援,包括專業社區服務如租務及社會服務資訊和建立互助網絡等。

過渡性社會房屋第一個以自資形式經營之營運者樂善堂,表示非常歡迎,顯示政府推動過渡性社會房屋,以解決短期房屋供應具有決心。 指過去一年,投入在硬件上支出達 600 萬港元,目前營運75個過渡性社會房屋,受惠基層家庭約400人,預計截止3月底,將自資營運約100個過渡性社會房屋,投入之資源已達800萬元。撥款能減低財政壓力,以及繼續擴展服務。

建立時間:1503
更新時間:1855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