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樓身亡物理學家張首晟 曾接受馬時亨訪問

2018-12-07 19:00

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無綫電視節目截圖
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無綫電視節目截圖

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丹華資本創辦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門生張首晟,周六逝世終年55歲。家人稱他生前患有抑鬱症,據報張首晟是墮樓自殺身亡,引發關注。

港鐵公司主席馬時亨2015年曾任無綫電視升學節目《望子成才〉主持,並訪問史丹福大學物理系教授張首晟。張首晟被問及為何史丹福大學會如此有名氣,在世界大學聲譽排行第三,張首晟當時指,史丹福在很短時間就獲得聲譽,相比哈佛、耶魯大學有更悠久歷史,史丹福專注教學。而史丹福不但從事教學,而且在研究方面非常卓越,舉例物理系連續4年獲得諾貝爾獎。此外,史丹福也很強調鼓勵創業精神,創新是推動社會動力。

張首晟補充,史丹福大學有美國院校間最低的錄取率,只有大約稍高於4%至5%,即每100位申請者,只有4人成功入讀史丹福。大學除了看學術紀錄外,還會看能力測試例如ACT入學考試,但學校不只看考試,還會看有沒有全國性或國際性的卓越成就例如英特爾科學獎、物理奧林匹克賽等。如果學生在高中有活動反映出領導才能、創意能力等,還會否樂意貢獻社會等也有相當比重。

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左)曾接受馬時亨訪問。無綫電視節目截圖
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左)曾接受馬時亨訪問。無綫電視節目截圖

張首晟1963年出生於上海,原就讀復旦大學物理系,後被派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留學,用了短短3年時間修畢需時五年的學位。其後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修讀博士,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1993年,張首晟被史丹佛大學聘為物理系教授,三年後被評為終身教授,以年僅33歲之齡成為該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之一。

他對物理學界貢獻甚巨,當中拓撲絕緣體,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天使粒子的研究將他推上事業高峰。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是一個新的電子運動規律,能讓本來是雜亂無章的電子運動變得更有效率,而且不會消耗很多能量。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在07年被《科學》雜誌評為當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

張首晟最近的巨大發現是在去年,他及團隊解決了困擾量子物理學界80年的難題,證明在時空中傳播的「馬約拉納費米子」粒子的存在,對量子計算具有重大意義。張首晟將其命名為「天使粒子」:「我們發現了一個完美的世界,那裏只有天使,沒有魔鬼。」

他的囊括物理界多個重量級獎項,包括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尤里基礎物理學獎等。其中在2015年榮獲「富蘭克林獎章」,歷屆得獎者包括霍金、居里夫人、楊振寧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