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內地植入瓣膜技術 成功治療王紹爾先天性心臟病

2018-10-06 22:46

前臨立會議員王紹爾(中)接受新技術瓣膜治療。
前臨立會議員王紹爾(中)接受新技術瓣膜治療。

前臨立會議員王紹爾患有先天性心臟問題,多來年接受數次心臟手術,今年他願當「白老鼠」,接受由內地研發,但未被歐盟認可的植入瓣膜手術,最終手術成功。他期望,技術可醫治更多心臟異常的病人,拯救更多生命,造福人群。
66歲的前臨時立法會議員王紹爾天生肺動脈狹窄、心房間隔有孔洞。他40年前曾到香港醫院求診,但醫生當時束手無策,並評估他「捱不到30歲」,他於是到上海求助,並接受傳統心臟外科換心瓣手術,之後一直安然無羔。直到4年前,他感到氣促、腳腫,到廣華醫院求醫其後再轉介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微創手術,以球囊撐大血管後再取出球囊,並安裝封倒器填補心房間隔孔洞,防止血液倒流。
不過,事隔數年他再感到身體不適,去年威爾斯醫院向他推介新技術,王紹爾同意參加研究計畫,今年7月接受微創手術,通過大腿導入肺動脈瓣膜,瓣膜到適當地方便會自動膨脹,兩端亦會呈雙喇叭形狀固定位置,整個手術過程僅2小時,他留院9天後便可出院,多項身體指標回復正常,更可作半小時慢跑。他表示,希望有更多病人可接受此手術,挽回生命。
王紹爾的其中一名診治醫生,香港亞洲心臟中心主任林逸賢昨指,新技術有效幫助先天性心臟病病人控制病情,亦有效免卻開刀手術,大大降低風險。他表示,香港一向以歐盟認證作標準,但新技術尚未取得認證,故醫管局審慎考慮1年後,才批准王紹爾接受手術。林逸賢相信,醫管局諮詢不少聯網的心臟科主管意見後,仍然覺得安全、可靠,才會同意開始手術,暫時香港已有3位病人接受新技術治療,身體狀況穩定。
至於全球,已有203位病人接受新技術瓣膜治療,林逸賢估計,約須半年至一年,新技術便可取得歐盟認證,之後一兩年便可在港正式使用,預計可挽回400至500名先天性心臟病病人性命。他指現時只有威爾斯醫院及瑪麗醫院心臟科醫生能作此手術,但隨時間推展,相信其他醫院醫生接受培訓後,也能一起拯救生命。

王紹爾留院9天後出院,多項身體指標回復正常,更可作半小時慢跑。
王紹爾留院9天後出院,多項身體指標回復正常,更可作半小時慢跑。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