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強:大灣發展先易後難 應拓跨境支付

2018-10-01 02:06

科大商學院院長資深顧問陳家強。
科大商學院院長資深顧問陳家強。

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發展所扮演的角色,或多或少,將以推動內地進一步國際化、制度化為重任。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科技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及院長資深顧問陳家強表示,應先易後難,由解決市民日常所需開始,如發展大灣區內的電子錢包。至於兩地資本帳的開放流通是長遠目標,包括讓本港銀行、保險、基金,以至專業服務業到大灣區開展業務,助區內工業及創科發展,但因需牽涉更高層次的政策措施,相信需時較長。

對於大灣區戰略何時才能推出具體政策,陳家強坦言,「不知內地是否已準備好」,至於折衷辦法,他不禁沿用政府習慣的思維,取其「先易後難」之道,建議先從便利民生的跨境電子支付開始做起。他指出,現時兩地居民的最切身需要,是日常消費的支付方法不同,應該大力發展可在大灣區「兩邊走」的電子錢包,在民生層面是一大便利。陳家強強調,開通灣區內的電子錢包,只是設立一個輕便的小額匯款渠道,方便兩地居民日常消費,故毋須作大規模政策放鬆,亦非開放資本帳,相信不會構成走資風險。 自今年初,中美貿易戰爆發,中興事件敲響了國內高科技製造業滯後的警鐘,隨後市場便傳出,大灣區將要擔起中國工業轉型、高科技生產的領頭羊之一,亦因此傳出大灣區政策需延遲公布,以便作出更針對性的規劃。 陳家強直言,大灣區的目標就是提升國內整體的科技創新水平,而金融業應思考如何服務實體經濟。他認為,為了提升灣區內的工業,並助其轉型,區內的銀行和保險業務應進一步放寬,讓本港的銀行和保險機構更容易進入區內市場,向當地的工業提供資金及風險管理服務,尤其是保險業,目前開放得最少。隨着金融服務,其他專業服務如法律諮詢、會計審核等,他都認為應進一步開放。 事實上,今年四月的博鳌論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提出「金融開放十二大舉措」,當中對於開放內地保險服務便有不少著墨,其次是銀行和證券業務的開放。本屆港區人大代表、招商局董事李引泉接受本報專訪時指,雖然舉措並非針對大灣區,但亦與灣區發展相關。 除了提供服務,陳家強認為香港的科研發展亦會從大灣區中受惠,「科技創新需要市場和人才,任何行業,若只做香港市場,好難做得大,但若有大灣區的幾千萬至一億人口,咁就有得做」。人才方面,陳家強指,並非單向地從內地聘請人才來港工作,而是相關的科創企業,在內地和香港均需設立團隊,而且需要緊密交流。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