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周六「白露」秋風起免冷親 養肺忌寒涼

2018-09-06 15:00

一股東北季候風會在星期六抵達華南沿岸。資料圖片
一股東北季候風會在星期六抵達華南沿岸。資料圖片

星期六(8日)就來到廿四節氣的「白露」,即入秋後天氣轉涼,夜晚露水一天天加重,在葉子上凝成「白露」。民間有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即立秋後仍有暑氣,要等到白露過後,才開始轉涼,代表真正進入秋天。天文台預測,一股東北季候風會在星期六抵達華南沿岸帶來稍涼的天氣,相當應景,星期日最低氣溫更只有24度。

「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由於處暑仍炎熱,每天需用一盆水沖涼;等到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晚上開始轉涼,早晚溫差漸大,不可以再像夏天時經常打大赤膊,以免著涼。

雖然香港位處南方沿海,天氣濕度較高,但部分朋友會逐漸口唇乾舌燥、皮膚龜裂脫皮、頭脫屑等症狀,反映身體缺水,中醫稱為「秋燥」。飲食應以健脾潤燥為主,可多吃梨、蘋果、銀耳、蜂蜜、百合、川貝、杏仁、枸杞、蘿蔔、豆製品等,也多吃橙黃色蔬菜,如南瓜、紅蘿蔔。

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而患有哮喘、氣管炎、咽炎以及鼻敏感等呼吸系統疾病的朋友,就要認忍口,盡量少食帶魚蝦蟹、韭菜、生冷食物醃製菜品和甘肥油膩的食物。海產品多寒易傷脾胃,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應少食海鮮,而多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則會影響肺、大便和皮膚。

晚上睡覺時最好關冷氣,白露後入夜的氣溫不像白天這麼炎熱,最好在自然溫度下睡覺,防止冷氣引起咳嗽。而也可在睡房放一杯水增加室內濕度,對緩解秋燥有效果。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