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路展明起開放 展出沙中線宋皇臺站發現文物及千年船錨

2018-08-13 19:23

海事博物館明日(14日)起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展覽。梁譽東攝
海事博物館明日(14日)起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展覽。梁譽東攝

香港海事博物館明日(14日)起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展覽,展出逾250件中國南宋至清初時期的收藏品,包括20多件在沙中線宋皇臺工程期間,發現的北宋遺址出土宋元文物,並首次展出一個從西貢糧船灣打撈,有近千年歷史的宋代船錨。

由香港海事博物館主辦及與廣東省博物館合辦的《東西匯流-13至18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覽,明日起展出3個月,文物涵蓋陶瓷,金銀寶石及外銷畫等。展覽亦包括宋代沉船南海I號的出水文物,以及2016年在西貢糧船灣打撈出的有1000年歷史的宋代船錨。

博物館策展人及副總監陳麗碧料,船錨屬於一艘大型商船的部件,在全國只有少於10件,代表香港當時在海上絲綢之路擔任中轉站的角色。她又指出, 香港自漢代起已有海上地圖,今次更有本地收藏家一口氣借出24幅地圖,其中展出的「廣東沿海統屬圖」,長達4米,更列出香港部分島嶼的位置,如長洲及大嶼山。

展覽展出逾250件中國南宋至清初時期的收藏品。梁譽東攝
展覽展出逾250件中國南宋至清初時期的收藏品。梁譽東攝
《東西匯流-13至18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覽,明日起展出3個月。梁譽東攝
《東西匯流-13至18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覽,明日起展出3個月。梁譽東攝

博物館策展人及副總監陳麗碧。梁譽東攝
博物館策展人及副總監陳麗碧。梁譽東攝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