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保鏢打人致民望創新低 馬克龍打破緘默為事件負責

2018-07-25 16:03

馬克龍(右)打破緘默,指自己要獨力承擔責任。資料圖片
馬克龍(右)打破緘默,指自己要獨力承擔責任。資料圖片

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前任高級保鏢貝納拉 (Alexandre Benalla) 被拍攝到於5月1日勞動節當街粗暴毆打示威者、引起公憤,導致馬克龍政府的民望急跌至新低,更有反對黨議員要對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面對這場自上台後最嚴峻的政治危機,馬克龍周二打破緘默,指自己要獨力承擔責任。
馬克龍接見執政共和前進黨國會議員時,首次開腔對這宗事件作出回應。他說,貝納拉的行為令他有「被出賣」的感覺。
事發後,貝納拉初時只是被輕罰停職15天,引起公眾更加憤怒,直到日前,他和執政共和前進黨人員克拉西才被當局正式起訴。
馬克龍對議員說:「如果你們要追究需要對事件負責的人,那人就在你們面前。唯一要負上責任的人就是我自己。我是信任貝納拉的人。我要向法國人民負責。」
他表示,貝納拉一直是他的支持者,也是他的忠心助手,但5月1日所發生的事,令他深感失望,也產生被出賣的感覺。他強調,法國是一個法治國家,無人會獲得包庇,也沒有任何官員凌駕在法律之上。
當地傳媒把今次事件稱作「貝納拉門」(Benallagate) 醜聞。反對黨派抨擊馬克龍的政府刻意隱瞞真相,但政府否認。
在國會內,有反對黨議員提出對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總理菲利普周二出席國會會議時極力為政府辯護,並與議員唇槍舌劍。菲利普說:「一個人引發的一宗個別事件,並不構成國家醜聞。我明白當局作出的決定令人質疑,但政府沒有隱瞞任何事情。」
執政共和前進黨現時在法國國會內佔大多數議席。即使反對黨真的提出不信任動議,也不大可能令馬克龍的政府垮台。
民調機構 PSOS周二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馬克龍的支持率下降至32%,比6月下降了4%,是自從他去年9月上台以來的最低水平。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