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電指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影響生態微低 環諮會委員質疑講法

2018-07-23 22:29

兩間電力公司計劃合作在本港海域興建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圖為巴西的一個典型的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
兩間電力公司計劃合作在本港海域興建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圖為巴西的一個典型的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

中電和港燈計劃合作在本港海域興建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減低碳排放,及增加使用天然氣發電的比率。兩電向環境諮詢委員會匯報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並在會上指出已準備一連串緩解措施以減低工程項目對水質和海洋生態的影響。數名環諮會委員質疑,工程只對海洋生態造成暫時性影響的説法。

環諮會委員梁美儀批評,排放負9度的冷卻水會破壞海洋生態,而且冷卻水含有殘餘氯化物,等同兩把刀一同殺害海洋微生物。她又批評,報告只量度海中溫度,未有評估項目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委員劉惠寧就指出,打樁會造成海底噪音污染,對江豚和中華白海豚帶來影響。劉續指,海豚對聲頻敏感,而工地鄰近海豚的主要棲息地,擔心會對其造成永久影響。劉補充,工程選用的震動式打椿會產生160db至200db聲量,達到179db聲量時,會導致海豚聽力暫時性受損。

兩電委託的環評顧問,環境資源顧問有限公司吳素珊指,兩電已經進行一系列緩解措施減低「短暫」影響,包括在中華白海豚和江豚繁殖的月份停工,又計劃於三個月內完成在江豚棲息地附近的工程,以減低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被問到日後會否加電費,中電指仍需與環境局商討,暫不能透露。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