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潤雄:外地人難以受惠於代繳文憑試考試費

2018-05-09 15:53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書面答覆立法會表示,外地人士除非獲授權由本港學校取錄,否則不可能以學校考生身份報考文憑試,亦不符合資格受惠政府為參加2019年文憑試的考生代繳考試費的措施。

教育界葉建源議員問及已獲批准參加2019年文憑試的註冊學校是否包括本港的註冊補習社,楊潤雄表示,參加文憑試的學校必須經考評局預先批准,考評局並沒有為「與考學校」分類。政府為參加2019年文憑試考生代繳考試費措施適用於學校考生,在一般情況下,由外地來港的訪客不會被學校取錄而成為學校考生。

學生欲以學校考生身份報考文憑試,必須為「與考學校」之中六正讀生,並在該校之註冊地址上課。學校為任何非本港居民提供學位時,必須參考教育局通告查核學生是否已獲入境處批准在港居留。所有經由學校保送參與文憑試的學生,其報名申請必須經校長批核及由學校提交。外地來港的訪客除非獲得入境處的許可,不會獲得本港任何一所學校取錄,因而既不可能以學校考生身份報考文憑試,亦不符合資格受惠政府為參加2019年文憑試的考生代繳考試費的措施。

楊潤雄又指,2018年只有184名非香港身份證考生,佔整體0.3%,平均報考5.5科。考評局不會收集與處理考務安排無關的個人資料,包括學生來源地,因此考評局沒有非本地學生報考文憑試的相關統計數字。但若以身份證明文件作統計,每年只有極少數考生以非身份證報考。

楊潤雄重申,不論非本地生以何種學歷或成績提交申請,資助大學只可以超額收生形式錄取非本地生入讀教資會課程,而人數以核准資助學額的百分之20為限,該學額應全為非教資會資助學額。非本地生不會與本地生競爭教資會資助學額。此外,為確保不會出現以公帑補貼非本地生的情況,非本地生須繳付比本地學生較高的學費。現時,非本地生繳交的學費約相當於本地生學費的3至4倍。

2017年非本地生以文憑試成績透過聯招提交入學申請有30人,當中10人獲大學取錄入讀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城市大學有3人,浸會大學有1人,中文大學有5人,香港大學有1人,10人全部來自中國內地。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