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諮詢中心指幼童誤將清潔棒當糖果 日本浴鹽當湯飲

2018-03-15 17:06

中毒諮詢中心提醒,市民應教導長者如何使用家居用品,亦應將用品放置較高位置避免幼兒誤服。
中毒諮詢中心提醒,市民應教導長者如何使用家居用品,亦應將用品放置較高位置避免幼兒誤服。

香港中毒諮詢中心今日公佈過去一年接獲的中毒個案,全年接獲約3990宗個案,當中涉及39人死亡,包括21人自殺。中心表示,市面上越來越多看似食物的家居用品,容易令長者或幼兒誤服,其中首次發現有人誤將日本浴鹽及水管清潔棒食用,另外亦有市民誤將暖包的鐵粉當作芝麻糊進食。中心提醒,市民應教導長者如何使用家居用品,亦應將用品放置較高位置避免幼兒誤服。
香港中毒諮詢中心公佈,過去1年接獲約3990宗個案,較去年減少約140宗,當中涉及39人死亡,包括21人自殺。
中心指,今次首次發現有人食用日本浴鹽及水管清潔棒的個案。一名50歲人士獲朋友贈送含有日本浴鹽,用作淋浴的「湯包」,惟事後當作飲用的湯,並與水一同飲用,導致喉嚨出現灼熱感覺。基督教聯合醫院臨床毒理部副顧問醫生陳志強解釋,在日語中的「湯」是解作熱水,並非飲用的湯,提醒市民送禮時應向對方解釋用法,避免將有害物質食用。
另外,水管清潔棒上年開始於市面有售,上年發現兩宗兒童誤將水管清潔棒當作糖果的個案,分別涉及15個月及17個月的幼童。基督教聯合醫院臨床毒理部副顧問醫生解釋,水管清潔棒有香味,但同時含有鹼性,食用後恐會導致胃壁受損,嚴重會導致併發症,家長應將清潔棒放在較高地方,或將已打開包裝封實,以免小朋友容易取得。

中毒諮詢中心指,市面上越來越多看似食物的家居用品,容易令長者或幼兒誤服,其中首次發現有人誤將日本浴鹽及水管清潔棒食用
中毒諮詢中心指,市面上越來越多看似食物的家居用品,容易令長者或幼兒誤服,其中首次發現有人誤將日本浴鹽及水管清潔棒食用

暖包過去10年均有零星個案,上年則錄得2宗,其中一名為80歲長者將暖包內的鐵粉誤以為是芝麻糊,5日內的3天早餐將鐵粉與水撈拌後食用,其後家人探訪時得知情況,逐將長者送至醫院,雖沒有出現併發症,但需服食通便藥及留院觀察。
另外,雪卡毒中毒個案亦錄得上升,上年共接獲12宗個案,較上年大增3倍,包括來自紅鰽、杉班、東星班等珊瑚魚。中心表示,含有雪卡毒的魚類難從外表得知,高溫亦難以分解雪卡毒,市民應盡量避免進食珊瑚魚,若要進食亦應避免進食3斤以上的珊瑚魚。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