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發現精神病無家者不主動求醫 籲恒常化外展醫療車

2018-02-25 20:00

中文大學研究小組發表報告,指出本港現行的醫療及社會服務,未能全面照顧精神病無家者的需要,建議政府發展流動外展醫療車服務。但小組強調,由於外展醫療車只能照顧無家者的短期需要,長遠而言應讓精神病無家者重返社區醫療網絡。

博群社區研究計劃下的「無家者精神健康研究小組」發表「香港無家者精神健康服務研究報告」,由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間,調查超過100位無家者,發現長期露宿影響無家者的睡眠質素,因而容易引發其情緒及精神問題。在欠缺家人及朋友支援的情況下,患有精神病的無家者普遍缺乏患病的意識,其精神健康狀況亦較一般精神病患者惡化得更快。

研究又發現,香港現時並無專為無家者而設的精神健康政策,若要將病人送院治理,要經轉介及評估,但醫院甚少與專責服務無家者的非政府組織聯絡,故很少接觸到有需要的無家者。

研究小組建議,政府將流動外展醫療車設為恒常公共醫療服務,方便醫生於進行外展時派藥及查閱無家者病歷,以方便進行相關的評估及治療。小組亦建議,考慮提供資金讓非政府組織聘請醫生及營運流動服務,並容許義務醫生在提供服務時登入臨床管理資訊系統 ,讓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共同承擔照顧無家者精神健康的責任。他們亦建議外展隊增加無家者友善出隊指引,彈性處理個案,例如於非辦公時間出隊。

小組指出,醫護界及社工界兩種專業缺乏合作空間,建議社區精神科、外展車隊、為無家者提供服務的社福機構及社工,以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社工能定期舉行聯合會議,讓社工及義工更容易識別有需要接受精神科服務的無家者。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