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十九大」會議期間,內地股市普遍向下,但大行仍睇好短期A股前景。
十九大後中國進入新政治經濟周期,市場留意到,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強勢領導下,政府在經濟領域的權威提升。
《華爾街日報》評論指,習近平意識到過度市場化有風險,會加強中央集權。習近平的「經濟自由化」概念亦與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的不同,相信他亦會微調政府在經濟的角色。
經過十九大的人事變動後,券商普遍預期政治環境相對穩定,當局可望推進經濟改革。
野村估計,會議有望為未來五年訂出長期目標和任務,透過結構性改革、收入再分配,以及金融穩定,達致經濟再平衡。
花旗預計,新領導層會重申毋須盲目追求經濟高增長,而因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會有利好港澳的政策,基建、地產和服務業股份會受惠。軍工、化學、鐵路、油氣和工用股有望受惠國企改革。
基金公司富達則指,樓市仍是中國最大風險,預計政府會繼續加強調控,行業短期會放緩,但2020年城鎮化比率只有六成,投資者無需過份憂慮。
回顧過去五次會議,由會議開幕首日計起的一個月本港和內地股市表現,港股表現有升有跌。除了十四大,恒指波幅只是好小。反觀A股反應較大,但過去五屆會議閉幕後全部回落。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