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研突破 鹽鹼地水稻豐收變糧倉

2017-10-16 12:30

浙江省凃茨鎮道人山圍墾區,在秋季大豐收,不過沒想到,這裡在2年前,還是一片寸草不生的重度鹽鹼的海塗。 不過,這片海塗上種的不是「耐鹽鹼水稻」,而是普通品種的寧波地產甬優12和鹽稻。最高畝產達920斤,平均超過800斤。海塗上種植的水稻環境適應性更強,抗病蟲害、抗風、抗澇 (水淹) 等能力有明顯提高,同時不需要鋤草施肥。 寧波一間科技公司,透過兩年改良,成功讓荒蕪的鹽鹼海塗達到平均畝產800斤,比起普通農田平均畝產千斤,可說是急起直追。 中國是鹽鹼地大國,鹽鹼地作為中國耕地的重要儲備資源,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中國政府從中央到地方都對鹽鹼地的開發利用,提出了科學指導意見。目前也形成了企業積極參與的大局面,但是由於技術上的突破尚不明顯,束縛了鹽鹼地產業的發展。 基於傳統改良的缺陷,由浙江大學、浙江省農科院組成的項目組在構建合理自然排鹽的基礎上,發展出基於有機肥與微生物協同快速改良濱海圍墾鹽鹼地技術,該技術通過改良土壤物理性質、強化提升土壤養分供給力、抑制生物病蟲災害、快速實現土壤對作物通適性等方式,在2年內可以實現鹽鹼灘塗改良。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在灘塗種植水稻不是研究人員的最終目的。他們的目標是把中國沿海的海塗通過耕地微生態調控等技術,快速變成良田,可以種植任何作物,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