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研究中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近七成受訪中學的學生和家長,從未聽過「職業專才教育」,受訪者大多認同職業教育的實用性,但普遍視為次一等選擇。智經副主席及是次研究召集人劉鳴煒表示,大學並非唯一出路,青年人大多已接受新興行業,希望家長慢慢改變對女子需入讀傳統「八大」及從醫做律師等傳統行業觀念。
智經研究中心委託香港教育大學,去年下半年訪問近2500名學生和學生家長,近7成受訪的學生和家長指從未聽過「職業專才教育」,6成學生和近5成家長認識職業教育的資歷架構,但普遍對職教的銜接缺乏信心。
教大教授李子健表示,社會對職業教育認受性有既定外在標準,親戚見面多會問「你係邊間大學畢業」,而非問那一間大專或職業教育學校。他認為職業教育與大學非對立關係,最重要是家長改變態度,支持子女透過其他途徑做自己感興趣行業。
劉鳴煒提到,大部分學生和家長仍認為考大學是最終升學的目標,使職業教育被學生視為成績較差才選擇,社會卻無足夠合適職位吸納所有大學畢業生,引致人力資源錯配,故家長不但需改變態度,並應認識和理解子女可以修讀什麼課程。他認為電競可以成為一個行業,證明考上大學並非青年唯一的選擇,職業教育有望提升青年的專業技能和競爭力。
中心建議在中學中三階段新增「初中職業體驗」課程,盡早讓學生加深職業導向課程和職場了解,在高中階段選擇合適自己的升學路,及選修應用學習科目現時能考取的最高成績,應與文憑試傳統科科目最高的五**級別看齊。中心又建議大專院校以在職人士(三十歲或以下)的工作資歷,列為收生計分標準之一,增加年青在職人士銜接高等教育的機會,及完善大專學分互認機制等。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