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中醫藥冶慢性腎衰竭 療效顯著

2017-08-24 16:05

蔡潯遠(左)及接受療程的黃先生(右),小圖為療法所用藥材以蟬花替代冬蟲夏草。
蔡潯遠(左)及接受療程的黃先生(右),小圖為療法所用藥材以蟬花替代冬蟲夏草。

香港浸會大學近日完成一項,以中醫藥冶療慢性腎衰竭的臨床觀察。研究顯示,透過「益腎化瘀泄濁療法」治療慢性腎衰竭,有效率高達72.7%。 研究期由2013年3月到2017年8月,期間觀察了33個,年齡介乎18至70歲的慢性腎衰竭的病人,透過該療法治療後的情況。當中7個案例有顯著效果,17個案例有效,9個案例無效。 「益腎化瘀泄濁療法」是一種以純中草藥為處方的療法,特點為以蟬花替代冬蟲夏草,使療程更便宜,每星期藥費為700多元。療法每天服藥一劑,需長期用藥,通常2個月內見效,可有效降低血肌酐和尿素,防止身體進一步受損,療法與西藥並無衝突。 接受「益腎化瘀泄濁療法」的王先生表示,他在2014年10月曾求診西醫,被斷定為無藥可根治。後來經轉介後,嘗試透過中醫藥治療,病情在兩個月後有所好轉。在持續服藥下,黃先生現時的腎功能已回復到正常水平。 負責研究的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訪問學者蔡潯遠表示:「以中醫藥治療早期慢性腎衰竭,有無可替代的優勢。」,而該9個無效案例,均為晚期病患者。

「益腎化瘀泄濁療法」所用的藥材。
「益腎化瘀泄濁療法」所用的藥材。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