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生涯規劃調查:15%高中生無方向

2017-05-10 19:01

中學生涯規劃教育推行已多年,早前中文大學與賽馬會合作進行一系列關於高中生生涯發展現況的調查,發現本港高中生面雖生涯抉擇時感到有困難,在一項「擇業困難評估」計分中,得分較外國同類調查高,而且對自己興趣認識不足,有一成五受訪學生對其生涯規劃,「連一個大致的方向也未有」。研究亦發現,前教師對推行生涯發展工作沒信心,自我評估分數僅僅及格。 中大教育學院於二○一五至一六年期間,訪問了二萬零一百一十八名本港高中生有關生涯規劃情況,在「擇業困難」一項,以一分最低,九分最高計,受訪學生平均分為四點八九,與歐美韓等地所進行的同類調查相比得分較高,顯示他們有較大困難和需要。在另一項調查中,團隊亦收集了二萬七千多名高中生回應,當中約一成五學生形容其生涯規劃情況「連一個大致的方向也未有」,最多人表示對選擇職業「猶豫不決」及「缺乏職業資訊」。 研究亦特意邀請六百九十七名前教師為推行生涯規劃工作評分,平均得分五點零二分,以十分為滿分計僅僅及格,反映他們「信心不足」。不少教師對設立校本生涯服務計畫沒信心,亦擔心為不同文化背景學生考慮切身需要、教育家長支持學生生涯規劃等。 中大教育學院院長梁湘明指,學生在實踐生涯規劃上有困難,主要源於他們對自身認識的不足,建議教師及家長應協助他們,通過體驗和建立能力感,探索不同可能性,學生也可通過不同性向測驗或工具了解自己興趣,從而作出長遠生涯規劃。 至於對學校、教師支援方面,梁湘明坦言,政府目前向每所公私營中學發放五十萬元的經常生涯規劃津貼,惟未設立校本生涯規劃支援服務,「學校需要支援,以建立有效的生涯規劃服務系統,令教師有能力,持續幫學生提供生涯規劃服務。」 中大早年與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畫合作,為逾三十所學校提供校本服務,至今有逾一千九百名教師接受過培訓。其中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老師劉振波認為,為青年人作生涯輔導時應以他們興趣為重,並引導他們能夠探索和認識自己;該校中五生梁君婷亦指,通過計畫的網上測試發現自己的性格是「探索型」,進一步確認自己適合從事心儀的獸醫或實驗室工作,亦令她對就業出路有更多思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