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盜唐代石塔塔身回歸大陸

2017-04-16 18:59

被盜19年唐代石塔塔身由臺捐贈返山西。
被盜19年唐代石塔塔身由臺捐贈返山西。

台灣中台禪寺捐贈唐代鄧峪石塔塔身回歸儀式在山西博物院舉行。大陸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這是留在兩岸民眾心間、載入兩岸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標誌性事件,有利於推動更多流失文物回歸祖國。 鄧峪石塔位於山西省榆社縣鄧峪村,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精品。1996和1998年,塔刹和塔身先後被盜。塔刹至今迷失無蹤,塔身輾轉流入台灣,後由私人藏家捐贈給中台禪寺。中台禪寺開山方丈釋惟覺長老得悉石塔來自山西後,隨即表示願意捐贈返還。 鄧峪石塔雕刻於唐開元8年(公元720年),高3.2米,圓座方柱形,自下而上由底座、塔身、塔檐(帶平座)、塔刹4部分套合而成,其雕刻精美,對研究唐代佛教藝術與雕刻藝術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中台禪寺住持見燈大和尚致辭中說,石塔回歸落腳山西博物院,圓滿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推動兩岸宗教文化、藝術交流的遺願,讓唐代四方佛塔回到山西,期盼兩岸佛緣,盛世重光,無盡法燈,普照大千。 山西省副省長張復明表示,鄧峪石塔塔身入藏後,山西博物院將辟出專門空間,舉辦鄧峪石塔特展,讓深邃的佛教藝術與文化喚醒社會各界更多對文物保護的重視和對文化遺產的尊重。

唐代鄧峪石塔塔身的一處題記。
唐代鄧峪石塔塔身的一處題記。
在山西博物院,出席回歸儀式的嘉賓共同為鄧峪石塔揭幕。
在山西博物院,出席回歸儀式的嘉賓共同為鄧峪石塔揭幕。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