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逾3億人受抑鬱症困擾,十年間增近2成,近年更成為全球引政疾病和殘疾的首要原因!衞生署署長陳漢儀則指,本港每100名成人就有3人患抑鬱症,每10名長者更有一人有相關徵狀,惟逾半病人沒有求醫。她響應世界衞生組織今年訂下的「世界衞生日」主題—抑鬱症,呼籲市民若患抑鬱症,應及早求醫;亦宜進行體能活動,保持個人身心健康。
抑鬱症可致自殺,在2015年,本港每天有多於2人死於自殺,當中不少患有嚴重抑鬱症。自殺個案中,有高達30%為長者。精神科醫學院公共關注委員會主席麥永接醫生表示,長者易因長期病患、痛症和子女照顧不足而致患抑鬱症。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公共教育委員會主席顏寶倫醫生補充指,喪偶、喪子女、因大病而喪失自理能力也可令長者患抑鬱。兩位醫生說,情緒低落持續2周、突然脾氣暴燥,甚至出現假老退化症,「突然之間好頓,無咩反應」等,都是長者患抑鬱症的徵狀。
然而,近年愈來愈多青少年自殺,被問到現時的相關抑鬱症患者數字,陳漢儀稱沒有掌握有關數據,但強調食衞局的精神健康服務檢討委員會將於近兩個月公布改善方法,署方會密切留意;又指去年啟動有關精神健康的「好心情」計劃,內容包括與教育局合作,在校園推動精神健康。
麥永接則坦言,據其臨床經驗,抑鬱症患者確有年輕化趨勢,普遍求診的為青少年,主要涉升中一及準備應考中學文憑試(DSE)的中學生,惟近年亦見過小學生。他稱,兒童及青少年主要因學業、密密麻麻但提不起他們興趣的興趣班,缺乏父母照顧等而致抑鬱。他提醒家長應留意子女,有否出現緊張、焦慮、脾氣暴燥、不願上學、甚至腸胃不適等徵狀。
香港心理學會候任會長張傳義提醒,父母若見子女有抑鬱症先兆,第一步是用心傾聽,不要假裝知道對方發生什麼事,亦不要說教,在對方需要建議下,才說出建議。他又指,抑鬱症患者治療時可由數星期至數年不等,最好的治療方法是結合藥物和心理治療。香港心理衞生會總幹事何惠娟則說,患上抑鬱症,需要人幫助,不代表自己是弱者或失敗者,呼籲有關患者勇敢面對自己的病,及早求助。
建立時間:15:02
更新時間:15:28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