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架勢堂】誰傾側了法治的天秤

2017-02-22 12:35

法庭新聞近日成為茶餘飯後的熱話,談了幾天仍然熱議的是七警案。大律師公會日前發表聲明,譴責一些因為不滿七警案判刑而辱罵法官的人。 ●曾健超代表公民? 對於今次判刑,社會上不滿聲音普遍。有零售界人士在七警案判刑後忿忿不平,認為在今次事件中,七警打人的行為固然不對,法庭判處他們罪成,大家縱然同情,仍屬無可厚非。不過,一聽到刑期為兩年時,大家隨即有不同看法,不滿之聲此起彼落。 今次事件源於曾健超先違法衝擊及襲警,襲警是一項不輕的罪名,罪成結果只是判刑五星期。與此同時,涉事的七警則判刑兩年,刑期相差甚遠。大家對此不明所以,零售界人士雖然不至於辱罵法官,但對量刑甚為不滿。當提到曾健超在七警案判刑後,要求警務處處長道歉,尤覺曾健超的態度十分傲慢。 曾健超聲稱七警判刑是公民社會的小勝,道歉是公民社會提出的要求。零售界人士坦言,不知道曾健超所指的公民社會是甚麼,但肯定他口中的公民社會不代表自己。 ●大律師公會要公道 零售界人士慨歎,過去兩、三年經營艱難,市道下滑當中有兩個觸發點,一個是佔領運動。雖然佔領運動期間,旅業零售業似乎未有受到衝擊,影響是慢慢才浮現。其後發生的旺角暴亂,而且影響立竿見影,迅速浮現。兩件違法事件都誘發香港零售業由盛轉衰。 當然,零售業低迷有很多原因,但不能否認上述兩件事對香港形象有影響,成為了零售業不景氣的催化劑。事情發展至此,像曾健超等違法人士,例如推動非法佔領的戴耀廷,是不是更應該出來道歉,還普羅社會一個公道? 零售界人士又指,大律師公會發出聲明呼籲大家守法,不要辱罵法官,說法正確,而且香港社會有言論自由,譴責這些人士亦無不可。 ●莫因政治衝法治 然而,若然真的要維護法紀,不可以偏向某一方。當初有人呼籲違法佔領中環的時候,大律師公會的取態又如何?是否同樣嚴厲譴責可能違法人士?有人襲警時,大律師公會又是站在哪一方?照公會所言,不滿人士不該人身攻擊,但可以大力批評制度,這樣就不衝擊法治嗎? 畢竟法律的天秤需要兩面平衡,才能顯示公正,若然向一方傾斜,就難令人心服口服。法治需要維護,若然有人不斷在政治事件上,用法律的手段作為衝擊的工具,香港的法治可以抵受多久? 作者:齊秀峰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