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食療湯包 減化療副作用

2017-02-14 17:08

化療為癌症病人帶來的副作用多,輕則皮膚痕癢,重則指甲變黑、脫髮,甚至損心肝腎。港大中醫藥學院研發一種食療湯包,並於2015年邀請140名將開始化療、正進行化療或剛結束化療不足兩周的癌症病人進行研究。有乳癌患者甫開始湯包療程,「啲手指甲明顯清咗」,完成療程後頭髮茂密程度更勝病前。 港大中醫藥學院於2011年針對可引致皮膚毒、疲勞、損腎和捐肝等的三類化療藥成分,包括紫杉烷類、蒽環類和氟尿嘧啶,研製食療湯包。其後於2015年展開研臨牀研究,參加的癌症患者需飲用湯包至少六周,每周飲用六次。中期分析結果發現,湯包與化療藥沒相沖,參加者的頭髮生長速度明顯加快,指甲變黑及疲倦的問題也有顯著改善。 港大中醫藥學院副教授陳建萍博士指,研究團隊據「藥食同源」理論,及古書記載研製湯包,當中含來自中國東北的綠心黑豆、雜糧米及菌類等,並經特殊加工而成,每包成本僅30至50元。她解釋,綠心黑豆在古書記載,有減百毒的功效,既不熱又不寒,不會影響病人體質。此外,黑護腎,助防掉髮;綠護肝,阻指甲變黑。其他材料包括雜糧米和菌類,則有助提高免疫力、減毒及抗氧化等。她建議一般市民多吃黑豆,也有助強身健體,但由於痛風病人本身易對豆類過敏,故不建議飲用或食用。 59歲的蔡女士,2015年確診患上第三期乳癌,需割掉腫瘤、進行電療和化療,因而受多個副作用困擾,包括指甲變黑及掉髮,「洗頭每次一摸就甩頭髮」。直至她參加研究,開始飲用湯包兩三日,「啲手指甲明顯清咗」;完成療程後,頭髮茂密程度更勝病前,「啲人話我靚咗」。 港大中醫藥學院現正招幕多200至300名將開始化療、正進行化療或剛結束化療不足兩周的癌症患者,加入臨床研究計劃,研究期間的湯包費用全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