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設計玩具遊戲 誘發大熊貓「搵食」潛能

2017-02-02 18:38

動物行為學博大精深,海洋公園70年代開始研究動物護理工作,加入海洋公園39年的海洋公園動物行為及環境豐容經理吳乃江表示,設計各種適合動物的護理項目,最有效是將玩具和食物融入其中,幾十年來為動物設計無數有趣玩具。 吳乃江於78年加入海洋公園做獸醫的動物助理,之後99年專職照顧來港的大熊貓安安和佳佳,03年出任動物行為及環境豐容經理,特別為大熊貓設計各式玩具和環境豐容項目(enrichment items),促進動物身心健康,誘發大熊貓適應模擬自然環境的「搵食」潛能,例如用圓形膠筒和圓形球體穿幾個小洞,再吊起讓大熊貓玩,一邊探索取出入面的食物。他發現,大熊貓雖然是猛獸但相當斯文,會用腦思考再取出食物。 不過佳佳自兩歲被野外拯救回來,一直在圈養環境長大,21歲來港時對豐容活動不感興趣,而且怕水,將紙盒裝上最喜歡的蘋果都不敢拿來吃,飼養員要花心思令細膽的佳佳放下戒心,將紙袋稍為撕開,佳佳才敢參與這個遊戲。而沾有水果氣味的毛巾是大熊貓至愛的玩具,佳佳和安安都喜歡檸檬味,樂樂亦喜歡西柚味,可以玩毛巾數十分鐘都樂此不疲。他說,這類自然探索活動亦有助增加大熊貓活動量,相信是佳佳長壽秘方之一。 吳乃江說,豐容行為主要是為了動物醫療和行為展示需要,要為動物福祉著想,不會做一些違反動物天性的訓練。他曾參與美國動物園的大熊貓訓練,教他們試用數十種蔬果來誘導大熊貓服藥治病。而海洋公園當年亦用哨子聲同大熊貓溝通,配合獎勵,首創教導大熊貓閉氣3秒照X光,以及自己伸手出來量血壓和抽血,而且亦教導海豚接受飼養員收集體溫等數據。 港人都期待大熊貓樂樂和盈盈有下一代,吳乃江說,利用動物豐容行為亦有幫助,例如用雌性大熊貓氣味刺激雄性大熊貓發情,又播大熊貓交配片段給牠們看,以視覺和嗅覺刺激牠們有交配行為。 從事動物護理工作近40年,吳乃江深有體會,從第一天加入海洋公園,獸醫教導他們要尊重生命,他深信所有動物都聰明,只是護理員未必了解動物所有行為背後的意思,有時不懂同動物溝通,「沒有蠢的動物,蠢的是我們的護理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