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涉在網上濕疹群組出售含未標示受管制藥物成分產品被捕 衞生署籲停用

2025-03-27 08:00

男子涉在網上濕疹群組出售含未標示受管制藥物成分產品被捕  衞生署籲停用
男子涉在網上濕疹群組出售含未標示受管制藥物成分產品被捕 衞生署籲停用

衞生署昨日(26日)聯同警方採取執法行動,拘捕42歲男子,涉嫌在網上非法銷售一款聲稱可治療濕疹的外用產品,該產品被發現含有未標示的受管制藥物成分。讓男子涉嫌非法售賣第1部毒藥及未經註冊藥劑製品被捕。

產品涉含3種受管制藥物

衞生署接獲一宗投訴後展開調查,並在一個社交媒體平台的濕疹群組中購入相關產品樣本。經政府化驗所檢驗,樣本含有《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第138章)規定的第1部毒藥,包括「丙酸氯倍他索」、「酮康唑」及「咪康唑」。該產品未有任何標籤,涉嫌屬未經註冊藥劑製品。目前衞生署的調查仍在進行中。

副作用包括滿月臉或皮膚刺激及過敏反應

「丙酸氯倍他索」是一種用於治療炎症的類固醇藥物,若使用不當,可能引致皮膚問題及副作用,例如滿月臉、高血壓、高血糖、腎上腺機能不全及骨質疏鬆等。「酮康唑」和「咪康唑」則用於治療真菌感染,其副作用包括局部皮膚刺激及過敏反應。

根據規定,含「酮康唑」及「咪康唑」的外用產品只可在註冊藥劑師監督下的獲授權藥房出售;而含「丙酸氯倍他索」的產品屬處方藥物,須憑醫生處方在藥房購買及使用。

《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規定,所有藥劑製品須經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註冊,方可在市面合法銷售。非法售賣或管有未經註冊藥劑製品或第1部毒藥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每項罪行最高可罰款100,000元及監禁兩年。

署方籲購買者立刻停用

衞生署發言人強調:「市民切勿購買或使用成分或來源不明的產品。已註冊的藥劑製品包裝上均附有香港註冊編號,格式為『HK-XXXXX』。未經註冊產品的安全性、品質及效能均未獲保證。」
衞生署呼籲市民如已購買上述產品,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在有需要時諮詢醫護人員意見。如有相關產品,可於辦公時間內交至九龍彌敦道345號永安九龍中心18樓1804-06室衞生署藥物辦公室銷毀。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