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涉在网上湿疹群组出售含未标示受管制药物成分产品被捕 衞生署吁停用

2025-03-27 08:00

男子涉在网上湿疹群组出售含未标示受管制药物成分产品被捕  衞生署吁停用
男子涉在网上湿疹群组出售含未标示受管制药物成分产品被捕 衞生署吁停用

衞生署昨日(26日)联同警方采取执法行动,拘捕42岁男子,涉嫌在网上非法销售一款声称可治疗湿疹的外用产品,该产品被发现含有未标示的受管制药物成分。让男子涉嫌非法售卖第1部毒药及未经注册药剂制品被捕。

产品涉含3种受管制药物

衞生署接获一宗投诉后展开调查,并在一个社交媒体平台的湿疹群组中购入相关产品样本。经政府化验所检验,样本含有《药剂业及毒药条例》(第138章)规定的第1部毒药,包括「丙酸氯倍他索」、「酮康唑」及「咪康唑」。该产品未有任何标签,涉嫌属未经注册药剂制品。目前衞生署的调查仍在进行中。

副作用包括满月脸或皮肤刺激及过敏反应

「丙酸氯倍他索」是一种用于治疗炎症的类固醇药物,若使用不当,可能引致皮肤问题及副作用,例如满月脸、高血压、高血糖、肾上腺机能不全及骨质疏松等。「酮康唑」和「咪康唑」则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其副作用包括局部皮肤刺激及过敏反应。

根据规定,含「酮康唑」及「咪康唑」的外用产品只可在注册药剂师监督下的获授权药房出售;而含「丙酸氯倍他索」的产品属处方药物,须凭医生处方在药房购买及使用。

《药剂业及毒药条例》规定,所有药剂制品须经香港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注册,方可在市面合法销售。非法售卖或管有未经注册药剂制品或第1部毒药属刑事罪行,一经定罪,每项罪行最高可罚款100,000元及监禁两年。

署方吁购买者立刻停用

衞生署发言人强调:「市民切勿购买或使用成分或来源不明的产品。已注册的药剂制品包装上均附有香港注册编号,格式为『HK-XXXXX』。未经注册产品的安全性、品质及效能均未获保证。」
衞生署呼吁市民如已购买上述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有需要时谘询医护人员意见。如有相关产品,可于办公时间内交至九龙弥敦道345号永安九龙中心18楼1804-06室衞生署药物办公室销毁。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