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預算案後爆升753點 ATMXJ貢獻逾半升幅 美團漲一成 專家料破2萬4不難|港股收市

2025-02-26 09:23

恒指預算案後爆升753點 ATMXJ貢獻逾半升幅 美團漲一成 專家料破2萬4不難|港股收市
恒指預算案後爆升753點 ATMXJ貢獻逾半升幅 美團漲一成 專家料破2萬4不難|港股收市

《財政預算案》提出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加上內地人工智能(AI)系統DeepSeek據報將加快推出第二代模型,刺激中資科技股爆升。恒指一度飆升939點,逼近24000關口,收市大升753點報23787點,創3年新高。大市成交額增加至3701億元。

恒指高開204點後越升越有,收市前高見23973點,狂飆939點,終收報23787點,升753點,終止連跌2日。國指收報8792點,升293點。科指一度升穿6000關口,收報5953點,升254點。

外電報道,DeepSeek原定在5月初推出新一代AI模型「R2」,但現時冀儘快推出,令中資科技股飆升,「ATMXJ」五股貢獻恒指達447點。美團(3690)收報174.2元,升9.8%;京東(9618)報168.1元,升8.5%;阿里巴巴(9988)報136.9元,升4.8%;騰訊(700)報501.5元,升3.4%。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周二召開部分企業公平競爭座談會,與阿里、京東等7家企業有關負責人圍繞整治「內捲式」競爭進行深入交流,聽取意見建議。

小米升6%續破頂

至於小米(1810)公布,Xiaomi HAD端到端全場景智駕正式發布,已開啟全量推送,帶動股價再創新高,一度高見56.8元,收市報56.3元,升5.8%。其他電動車股方面,小鵬汽車(9868)收報81.7元,升8.3%;理想(2015)報128.7元,升7.7%;比亞迪(1211)報389.8元,升0.7%;蔚來(9866)則報34.75元,跌1.3%。

中金銀河傳合併 飆19%及17%

再有大型中資券商傳出合併消息,路透報道,中金(3908)將與中國銀河(6881)合併,屆時資產規模高達1.4萬億元人民幣,超越華泰證券(6886)成為中國第三大券商,而合併計劃已獲得中央批准,可能會在未來幾周宣布。消息刺激中金收報16.22元,大升19.1%;中國銀河收報8.76元,升17.1%,兩股的A股均漲停收市。

內房向上 世茂急升26%

世茂集團(813)清盤呈請獲高等法院撤回,股價急升25.8%,收報1.12元。他內房股亦向上,綠城中國(3900)報11.7元,升12.1%;龍湖集團(960)報11.22元,升10.9%。

《預算案》指港交所(388)正積極籌備開通「科企專線」,以及港交所與證監會將在年內就改善股票手數提出建議,港交所收報361.2元,彈5.1%。

李澤銘料板塊有輪動 科技股炒作或尾聲

紅蟻資本投資總監李澤銘表示,資金明顯沽出美股並泊入港股市場,目前港股升勢全面,各股票板塊皆向上,預計恒指短期支持位約23000點,阻力位24000點,相信突破阻力並非難事。但他提醒,兩會將在下周召開,資金或會轉向政策扶持板塊,科技股炒作可能接近尾聲。

———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措施提升香港資本市場吸引力之餘,國務院總理李強昨日到中電信、聯通及中移動所屬企業調研科技創新工作,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關於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論述,刺激一眾中資科網股再度狂歡及帶動大市向上。恒指盤中曾升939點,高見23973點,但兩萬四關前遇阻,收市報23787點,升753點或3.27%,為逾3年高位;科指升幅更佳,升254點或4.47% ,收報5953點。大市總成交約3,701億元。另據中信證券分析指出,在近期美國經濟基本面走弱下,海外資金中長期有望延續自今年1月24日流入港股的趨勢,而目前恒指和科指的動態PE僅處於歷史45%和31%的分位數,疊加業績預期的上修和沽空佔比維持高位,港股安全邊際仍然充分。

「ATMX」成主要功臣

權重股之中,「ATMX」成四大推升港股的主要功臣,其中美團(3690)升近一成最多,收報174.2元;全面開源旗下視頻生成模型「萬相2.1」的阿里(9988)亦升4.8%;將於周四晚上7時發佈新款手機15 Ultra及新款電動車SU7 Ultra的小米(1810),則升5.8%;而騰訊(700)亦升3.4%。至於有望受惠於《財政預算案》的港交所(388),股價亦升逾5%,收報361.2元。

中金傳與中國銀河合併

另有外電引述消息指出,中金公司(3908)與中國銀河證券(6881)將會合併,成為一間總資產規模達1.4萬元人民幣的大型券商;刺激中金公司及中國銀河分別收升19%及17%。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宣讀《財政預算案》,提到將會改善上市審批流程、改善股市「手數」等。港股今早高開204點,升幅一度擴大至663點,至23697點再創3年高。恒指中午收市升585點或2.54%,收報23619點,半日成交1815.65億元。科指升210點或3.69%,收報5909點。

陳茂波表示,將改善上市審批流程、優化上市門檻、 檢討市場結構等,同時就改善股市「手數」制、優化結構性產品發行機制、增加主要指數及衍生工具持倉限額等提出建議。港交所(388)半日升3.6%;本地券商股方面,英皇資本(717)升7.8%;結好控股(064)升3.9%;耀才證券(1428)升1.12%。

相關文章:財政預算案2025港交所擬改善股市手數 研設退市後場外交易機制 年內推黃金市場方案

ATM升4%至6% 小米破頂

科技股普遍造好,京東(9618)升7.61%;美團(3690)升6.11%;阿里巴巴(9988)升4.74%;騰訊(700)升3.54%;小米(1810)升3.75%再創新高。

中芯(981)升近6%;上海復旦(1385)升4.64%;ASMPT(522)按年少賺94%,半日跌17.2%,創52周新低。

百威亞太(1876)去年少賺14.8%,惟增派末期息7%至5.66美仙,半日升逾12%,為表現最佳藍籌。同業青島啤酒(168)及華潤啤酒(291)亦分別升4.6%及2.86%。

蜜雪成凍資王 奈雪升兩成

招股中的蜜雪集團(2097)孖展反應熱烈,成新股凍資王。茶飲股炒上,奈雪的茶(2150)升兩成;茶百道(2555)升5.79%;半新股古茗(1364)升0.54%。

餐飲股亦同樣受捧,百勝中國(9987)、九毛九(9922)齊升3%;海底撈(6862)升2.4%。

———

0930:美國總統特朗普推行的關稅政策陰霾持續,當地民眾也感受到壓力,美國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由1月的105.3跌至98.3,並遠遜市場預期的102.5。美股三大指數周二則個別發展,道指收市升159點或0.37%,報43621點;標指跌28點或0.47%,報5955點;納指跌260點或1.35%,報19026點;而反映中概股表現的金龍指數則升0.58%至7608點。

Tesla瀉逾8% Nvidia挫近3%

不過,美股多隻明星股持續向下,其中Tesla(TSLA)大跌逾8%至302.8美元,主因其歐洲銷量於1月暴跌45%至9,945輛;至於周三收市後公佈業績的Nvidia(英偉達,NVDA),據報美國考慮進一步加強對華晶片出口管制,拖累該股跌2.8%至126.63美元。

值得留意的是,美國科技股七巨頭陷入技術性回調區間,彭博Magnificent 7指數已自去年12月高位跌逾10%,市值合計蒸發1.4萬億美元。美銀策略師Hartnett亦指出,隨着科技股調整,投資者對標普500指數的上漲潛力愈發懷疑,並更傾向於國際股票。

阿里開源旗下視頻生成模型

港股方面,恒指今早高開204點,報23238點。科網股普遍向上,阿里(9988)正式開源旗下視頻生成模型萬相2.1模型,今早開市升1.3%;而百度(9888)以21億美元收購歡聚集團在國內的視頻娛樂直播業務YY Live,股價亦升1.4%。

其他科網股中,騰訊(700)升0.66%;小米(1810)升2%,京東(9618)升1.8%;美團(3690)則升1.58%。

此外,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日公佈,本港地產股今早亦普遍微升,其中新世界(017)升0.22%、新地(016)升0.55%、長實(1113)升0.73%,恒地(012)則升0.48%;與地產相關的領展(823)及港鐵(066)亦分別升0.42%及無起跌,而地產代理股美聯(1200)亦無起跌,報0.97元。

速騰聚創折讓8.4%配股

個股方面,AI及機械人相關股配股潮不絕,速騰聚創(2498) 擬配售2,200萬股籌10.2億元,每股配售價46.15元,較上日收市價50.4元折讓8.4%;今早開市報51元,升1.2%。

北水動向方面,昨日淨買入港股220.33億元,阿里(9988)、盈富基金(2800)及騰訊(700)分別獲淨買入66.45億元、52.33億元及22.07億港元;而華虹半導體(1347)、美團(3690)及快手(1024)則分別遭淨賣出5.94億元、3.96億元及3.05億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