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靖海侯:改革是長期工程 不僅限於一年任務 動起來就是最好亮點

2024-10-11 20:52

施政報告︱靖海侯:改革是長期工程 不僅限於一年任務 動起來就是最好亮點
施政報告︱靖海侯:改革是長期工程 不僅限於一年任務 動起來就是最好亮點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下周三(16日)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時評人靖海侯今日(11日)在微信公眾號發表一篇題為《對施政報告的合理期待》的文章,指李家超的第三份施政報告難度很大,一方面是三中全會召開後,改革成為國家頭等大事,亦必然成為報告主題;另外,香港當前情勢顯著,面臨內部突破發展瓶頸、外部突破美國打壓的雙重挑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理方式無法奏效,各方期待甚高,希望它有對香港發展的系統謀劃、超前布局,賦予其再勾勒香港前景的功能角色。

不過,靖海侯指出,改革是系統工程、長期工程,不僅限於一域、一年的任務,指望一份任內的年度施政報告完成所有改革布局、厘清所有改革事項、解決所有改革問題,不現實、不合理、不具可行性;動起來,行一步,就是香港推動改革最好的姿態,就是新一份施政報告最好的亮點。

新一份《施政報告》10月16日公布,李家超頻繁落區了解民意。資料圖片
新一份《施政報告》10月16日公布,李家超頻繁落區了解民意。資料圖片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右)會見李家超(左)。資料圖片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右)會見李家超(左)。資料圖片
新一份《施政報告》10月16日公布,李家超頻繁落區了解民意。資料圖片
新一份《施政報告》10月16日公布,李家超頻繁落區了解民意。資料圖片
新一份《施政報告》10月16日公布,李家超頻繁落區了解民意。資料圖片
新一份《施政報告》10月16日公布,李家超頻繁落區了解民意。資料圖片
新一份《施政報告》10月16日公布,李家超頻繁落區了解民意。資料圖片
新一份《施政報告》10月16日公布,李家超頻繁落區了解民意。資料圖片

以下為文章全文:

01  

10月16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將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這是香港的大事。

這段時間,為了拿出一份高質量的施政報告,李家超已舉辦逾40場咨詢會。

內部討論,外部調研,問計於各界,對施政報告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一定是李家超最近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02 

任職兩年多,已發表兩份施政報告,理論上,李家超制定第三份施政報告已然駕輕就熟。

實際情況恐並非如此。

三中全會召開後,改革成為國家的頭等大事,亦必然成為香港第三份施政報告的主題。相比前兩份,新一份施政報告所承載的使命任命更顯宏大、開闊和艱巨。此其一。

其二,香港當前的情勢顯著,面臨內部突破發展瓶頸、外部突破美西打壓的雙重挑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治理方式無法奏效,難以廓清香港未來。對新一份施政報告,各方期待甚高,希望它有對香港發展的系統謀劃、超前布局,賦予其再勾勒香港前景的功能角色。

主題是改革,定位是規劃,要求是煥然一新、立竿見影,太多的「既要也要」讓制定施政報告難度劇增。

03

矛盾是現實存在的。

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是其年度治理行動;第三份施政報告,是行政長官中期任職文件。

期待超越年度工作安排,甚或期待超越任期工作布局,實質上已經超越了第三份施政報告的原始定位。

統籌現實與未來、平衡期望與實效,成為李家超正面對的一個突出課題。

他上任以來,一直秉持「以結果為導向」的治理理念。如今,治理要求升級,發表施政報告本身也成了特區治理的KPI,而且是層級最高、難度最大的硬性指標。

04

可能不同於很多人的認識,本任行政長官和本屆特區政府或許才是最難的一屆。

受命於非常時期——香港大轉折、國家大時代、世界大變局,李家超施政面臨以往完全不同的環境條件,亦處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中。

重大轉折後要求的是重大發展,超高信任的另一面是超高期待。

以往特首施政得到60分就算稱職,現在人們急切盼望新氣象新發展,李家超所領導的本屆特區政府可能需要拿到80分、90分才讓能人滿意。

更甚者,是各方對李家超第三份施政報告的期望值,相比前兩份,目標分值也大幅提高。

也就是說,在香港維護國安建立牢固屏障、「愛國者治港」全面落實、社會政治環境整體優化的有利環境下,李家超施政的壓力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更沉重了。

05

壓力當然是必須的,這是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要求,推動特區提高治理能力的良性激勵機制。

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香港雖已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但至今許多歷史問題仍未全面徹底解決。穩定的環境+穩健的施政+穩妥的改革,仍是特區需要保持的主基調。

在回歸20周年時,習近平主席說香港要「積極穩妥推進改革」。三中全會後,夏寶龍會見李家超,希望香港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指出相信特區政府能「積極穩妥推進各領域改革」。

要積極,要穩妥,兩者不可偏廢。

如果深入研究三中全會《決定》香港論述部分,人們還會發現中央對香港的期望要求是不變的——特別行政區的政治定位不變、於國家的戰略功能不變、發展上的主體經濟不變,鞏固提升金融、貿易、航運三大國際中心地位,有能力參與和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始終是香港的首要責任。

也就是說,香港要識變、應變、求變,但變是為了不變——保持香港的成功基因,延續香港的穩定繁榮。改革不是小打小鬧,但更不是翻天覆地。

對於李家超第三份施政報告的定位,需要更理性些,「守正+創新」才應考量其質量成色的主標準。

守正是改革的基本框架,創新是改革的形象標識,改革不能造成「地動山搖」的後果,偏離了改革的初衷。

改革,也要有底線思維——這也應是對香港推動改革的一條認識。


06

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是剛性要求;香港各界要識變、應變、求變,是現實需要。香港的改革必然要拉開大幕,集約呈現。

近來,李家超頻繁提及改革,論述不斷深化和升級。看得出來,特區政府目前和今後的工作主線就是謀劃和推動改革。

對於改革,香港各界還需認識到一條最基本的邏輯:改革是系統工程,是長期工程,不是僅限於一域、一年的任務。

指望一份任內的年度施政報告完成所有改革布局、厘清所有改革事項、解決所有改革問題,不現實、不合理、不具可行性。

李家超近日曾言,香港改革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無疑,這是理性的思考。

實則,在第三份施政報告中,李家超能講明改革理念、指明改革路線,從局部作改革破局,或「以立促破」,或「立破並舉」,呈現出特區識變、應變、求變的決心和信心,施政報告的改革主題就能立起來,施政報告就可以催化、凝聚社會齊心推動改革的動能。

動起來,行一步,就是香港推動改革最好的姿態,就是新一份施政報告最好的亮點。


07

施政報告還有幾天就要發表,可以想象,李家超和他領導的特區政府正為此殫精竭慮。

夏寶龍主任上次會見李家超,一是為特區管治團隊既有努力打上鮮明的改革標簽,二是用一個關鍵詞「相信」表達了對特區政府進一步推動改革的期望。

注入動力、自加壓力,第三份施政報告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以主動穩健施政保駕積極穩妥改革,才能堅實香港的可持續發展之道,不是一陣風而是更長久地贏取各方的肯定。

香港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是好還是不好,不會只看其一份施政報告,而是特區管治團隊的久久為功。

這是特區政府應有的作為,也應是各方對特區政府的合理期待。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