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連場外交大戲 獻禮三中
2024-07-25 10:47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也涉及外交,強調對外工作必須「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三中全會閉幕之後,中方連續上演外交大戲,包括烏克蘭外長訪華,巴勒斯坦14個派別首次齊聚京城簽署北京宣言,中菲就仁愛礁運補達成臨時協議。其中尤以推動巴勒斯坦內部和解,更是展現了北京外交的「有所作為」,以及在中東的影響力,也可視為獻禮三中全會。
去年3月的全國兩會近尾聲之際,斷交7年的中東宿敵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中國的斡旋下於北京實現「世紀大和解」。這是中東地緣政治出現重大突破,是北京不露聲色「打臉」美國,也是向全國兩會的獻禮工程。
中東過去長期由美國主導,但美國近年一方面拉攏傳統的戰略盟友以色列,另一方面發動代理人戰爭,從而使中東地區雞犬不寧。北京則站在道德制高點,此次促成巴勒斯坦派別的大和解、大團結,同意組建一個各方都同意的臨時政府,提升扮演「和平使者」和中東重要參與者的形象,同時也彰顯踐行「落實全球安全倡議」。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訪華,是俄烏戰事以來烏克蘭最高級別對華訪問,引起全球關注。過去,烏克蘭一直對北京頗多怨言,認為中方「偏袒」俄羅斯,甚至對華口出惡言。烏克蘭擔心一旦特朗普上台,將不會繼續獲得美國援助武器,不得不求助北京。庫列巴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表態「高度讚賞中方為促進和平、維護國際秩序所發揮的積極建設性作用」,重視中方的意見。儘管此行未有實質效果,但都彰顯了中國的大國形象以及斡旋角色。
與此同時,中菲就火藥味濃厚的仁愛礁軍艦運補問題達成臨時協議。中方同意菲方在拖走「馬德雷山號」之前,可進行生活物資補給,雖然雙方在「事先通報」上仍有分歧,但已為南海緊張局長降溫,顯示中方堅定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