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前線部隊系列|「智蹤計劃」惠及照顧者 助定位高危族群 警員獲頒社區服務獎

2024-06-24 07:00

警察前線部隊系列|「智蹤計劃」惠及照顧者 助定位高危族群 警員獲頒社區服務獎
警察前線部隊系列|「智蹤計劃」惠及照顧者 助定位高危族群 警員獲頒社區服務獎

九龍金域扶輪社於本月向15名警務人員頒發「社區服務獎」,以表揚他們在工作期間英勇無私、竭誠盡忠的專業情操,當中得獎者包括警員謝偉生,他在駐守東九龍總區失蹤人口調查組期間協助東九龍總區推出「智蹤計劃」,將藍牙定位裝置預先分發予一批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及精神上無行為能力者,其後多番迅速尋回這些參與計劃的走失者,有助減輕照顧者的壓力。謝偉生感言,他不僅是領取一個獎項,而是接受社會對「智蹤計劃」所作貢獻的肯定和支持,對此感到無比榮幸。

警員謝偉生於2014年加入警隊,現於東九龍總區公眾活動支援組駐守,他於2022至2024年駐守東九龍總區失蹤人口調查組期間協助東九龍總區推出「智蹤計劃」,包括從計劃開始初期進行市場調查,為社會上有需要人士找出最適合的定位裝置,並且購置所需的藍牙定位裝置,同時與相關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及長者中心等各持分者聯繫,以及辨識社會上有需要人士等工作。

警員謝偉生(中)獲九龍金域扶輪社頒授卓越職業服務獎。
警員謝偉生(中)獲九龍金域扶輪社頒授卓越職業服務獎。

謝偉生指出,處理患有認知障礙症的老人家或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小朋友的失蹤案件須格外留意,因為他們的自理能力較低,尋回他們的時間亦往往會較長,更可能會出現意外,而照料相關人士的照顧者亦往往背負沉重壓力,過往亦不乏照顧者因不堪重壓導致家庭支離破碎的悲劇,因此照顧壓力問題不容忽視,有見及此,東九龍總區失蹤人口調查組希望以更主動和積極的方法減低上述兩類有需要人士的走失風險,並向照顧者提供更多適切的支援,「我們未必能完全解決他們的問題,但至少要讓照顧者知道,整個社會與他們一起同行,總有人在他們身邊。這就是成立計劃的初心。」

據悉,「智蹤計劃」由2022年推行至今,通過派發的定位裝置74次成功尋回走失的長者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平均尋回時間約一小時,其中有案例只花18分鐘便於荃灣尋回於將軍澳走失的長者。

「智蹤計劃」與社區上不同持份者合作,向社區人士提供防範被照顧者走失的講座。
「智蹤計劃」與社區上不同持份者合作,向社區人士提供防範被照顧者走失的講座。

謝偉生憶述其中一宗個案,指受助人是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認知障礙症的79歲長者,他於某天晚上離開住所後,至翌日仍未回家,其兒子於是報案,警方憑藉受助人兒子的手機及受助人身上的藍牙定位裝置,得悉他正前往旺角方向,裝置亦顯示其移動速度較快,相信正在乘搭交通工具,最終警方憑藉定位裝置提供的資訊於旺角尋獲受助人。

謝指出,「智蹤計劃」令照顧者能放心讓被照顧者參與他們喜歡的社區活動,無需因擔心走失而強制他們留在家中,有助減輕照顧者的壓力,避免他們因照顧壓力過大而引發的悲劇。

警員謝偉生為受助人士安裝定位裝置。
警員謝偉生為受助人士安裝定位裝置。

對於本月12日獲九龍金域扶輪社頒發卓越職業服務獎,謝偉生說感到無比的榮幸和感激,「在這個特別的時刻,我不僅僅是接受一個獎項,更是接受大家對『智蹤計劃』過去對社會所作貢獻的肯定和支持。」

「智蹤計劃」向認知障礙症患者或精神上無行為能力者的家人派發定位裝置,自從推出計劃後,在全港認知障礙症患者失蹤數字逐年上升的情況下,東九龍總區於2023年的相關失蹤個案比2022年下降了6%,由100宗減至94宗,可計劃見成效卓著,故此部分照顧者亦選擇自行花費數十至200元購買給予年長父母,務求讓老人家有多一份保障。

警員謝偉生為受助人士安裝定位裝置。
警員謝偉生為受助人士安裝定位裝置。

為推廣「智蹤計劃」,東九龍總區失蹤人口調查組在過去兩年曾於區內向不同持份者舉辦超過110次講座,例如公共屋邨保安員、商場物管人員、長者中心、特殊學校、庇護及其他相關非政府組織,過去兩年亦曾於樂富廣場及大本型舉辦兩次大型宣傳活動及認知障礙症免費評估服務,希望藉此加強大眾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以及對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其他有特殊需要人士的關注,務求達致「智蹤守護,關愛社群」的目標。

另外,警方今年起會與醫院管理局九龍東及九龍中聯網、東九龍各地區關愛隊合作,期望及早識別個案及向他們介紹使用藍牙定位裝置,預防走失事件。

記者 麥鍵瀧

警員謝偉生(右)向公共屋邨保安人員提供講座,增強保安人員對失蹤人士的關注,並介紹「智蹤計劃」。
警員謝偉生(右)向公共屋邨保安人員提供講座,增強保安人員對失蹤人士的關注,並介紹「智蹤計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