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問卷調查|受訪者最盼改善經濟、醫療 學者:須全力拼經濟及支援基層

2024-06-24 07:20

星島問卷調查|受訪者最盼改善經濟、醫療 學者:須全力拼經濟及支援基層
星島問卷調查|受訪者最盼改善經濟、醫療 學者:須全力拼經濟及支援基層

《基本法》第23條立法完成後,拼經濟、謀發展成為重中之重。星島問卷調查顯示,最多受訪市民認為本屆政府要改善經濟及民生表現,醫療、土地房屋也是市民重點關注範疇。有議員及學者認為,現時經濟環境一般,政府要加大力度推動不同行業發展,並針對基層及弱勢社群多做工作。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參與人數逾1.1萬。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參與人數逾1.1萬。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約66%受訪者表示滿意本屆政府表現。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約66%受訪者表示滿意本屆政府表現。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約68%受訪者表示滿意特首李家超表現。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約68%受訪者表示滿意特首李家超表現。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最多市民支持暫緩垃圾收費,排第二、三位分別是打擊劣質劏房及濫用公屋、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最多市民支持暫緩垃圾收費,排第二、三位分別是打擊劣質劏房及濫用公屋、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最多受訪市民希望政府改善經濟及民生表現。
星島「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最多受訪市民希望政府改善經濟及民生表現。

市民盼再派消費券、增牙科服務

問卷調查問及「你認為今屆政府哪方面的施政表現需要改善?」,排首位是經濟佔16.4%;其次是民生佔15.4%;之後順序是醫療、土地房屋及教育,分別佔14.6%、10.3%及7.1%;認為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受訪者只有3.3%。
 
問卷最後一條屬開放式題目,問及「你最希望今屆政府在哪方面推行利民措施?」,不少受訪市民談及發展經濟,建議包括促進產業多元化、再派發消費券刺激零售市道等。民生方面,有受訪市民認為公共交通工具及公用事業應減價、寬減薪俸稅、推出稅務優惠支援中產等。醫療方面,有市民建議增加牙科街症服務、擴大長者醫療券的使用範圍、控煙措施不應太嚴等。

本港飲食、零售業生意一般。資料圖片
本港飲食、零售業生意一般。資料圖片

莊太量:整體經濟有增長 餐飲零售生意差非香港獨有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本港整體經濟有增長,只是速度偏慢,部分行業不景或經營困難對整體經濟影響不大,因行業結構從來都是一直在變。他舉例,飲食業、零售業生意差,並非香港獨有,美國、歐洲或其他亞洲城市亦面對,但同時亦有新興行業及商店冒起。他指酒店、保險、金融等行業正在復甦,創科產業亦推進中,認為「應該俾個市場自由發揮」,形容「香港人好醒,點都有搵食方法」。

至於港府力推盛事經濟,莊太量認為「有當然好」,可改善外國遊客對港印象,例如他們來港參與盛事時會拍片及直播,有助向世界推廣香港。但他指與其他城市競爭、邀請國際巨星來港演出,則需考慮成本及投資風險,建議政府多辦國際比賽及會議。

莊太量坦言不論經濟好壞,皆有社會資源分配問題,「任何一個城市都永遠會有人不滿」,但認為香港通脹率相比其他先進城市已很低,更做到全民就業。他以樓市為例,笑言「樓價高時買樓嘅人會嫌貴,樓價低業主又會嘈」,世上難有政府施政令所有人滿意。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認為,政府在旅遊方面需再下苦功。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認為,政府在旅遊方面需再下苦功。資料圖片

劉兆佳:失業率低對沖經濟指標欠佳影響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說,市民最關注切身問題,如經濟、民生、醫療等,政府須全力拼經濟,針對基層及弱勢社群多做工作,又指除非有嚴重社會治安事件,否則一般人不會特別關心維護國安。他指現時經濟環境欠佳,理論上會拖低政府支持度,惟大多數受訪市民滿意政府施政,可能反映他們對政府拼經濟的工作表示欣賞,加上失業率只有3%,亦對沖了資產價格下跌、經濟指標欠佳的影響。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認為,政府在旅遊方面需再下苦功,雖然不乏盛事活動,但仍有很多業界意見,政府未正面推動。他指當前經濟環境一般,任何對經濟不利的管制措施都需要慎重,希望盡量保持香港寬鬆環境,避免影響形象,強調不是指社會安全,而是生活上的瑣碎之處。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